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人生只为一件大事来

2024-07-19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人生只为一件大事来

中国新闻来源:广州日报 2018年11月01日 15:48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施一公

  西湖大学揭牌

  10月20日, 5名诺贝尔奖得主、70余名国内外顶尖大学校长、近百位捐赠人,在西湖大学聚集一堂。

  从2015年3月,施一公等7名教授联名提出建设西湖大学的建议,到如今大学落地生根,从最初建立教育基金会寻找捐赠人,到通过8次全球招聘从5000余申请者中选聘68名博导,施一公倾注毕生心力,才让这所学校初见规模。

  20日当天,自称“人生只为一件大事来”的施一公,向记者讲述了3年来的不易。“道阻且长,迎难而上。”施一公的话里,透露着坚韧和勇气。

  西湖大学成立大会这天,身为东道主的施一公,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9时30分开始成立大会,他谦逊有礼地和来宾们打招呼,然后上台做了足足4000字的校长演讲,之后,又和杨振宁、韩启德等5人为西湖大学揭牌。

  现场的第一排,坐的主要是5位诺奖得主,西湖大学董事会主席钱颖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等。马化腾等人作为捐赠者坐在会场的第二排;作为施一公的圈内好友,潘建伟、饶毅、陈十一等也在第二排落座。

  身为西湖大学校董事会荣誉主席,杨振宁对西湖大学的成立非常重视,他录制了一段视频,恭贺西湖大学成立。杨振宁说:“假如我年轻的话,我一定会参加他们的队伍,但现在我年纪大了,我想我只能祝贺他们能取得较大的成功,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科技研究事业做出好的贡献。”

  转眼到了中午,匆匆吃上几口饭,施一公又来到媒体发布会现场,和记者们谈了半小时。下午1时30分,他赶紧跑进另一个会场——西湖高等教育论坛。会场里,施一公居中主持,数十名校长列坐其次,校长们的发言或幽默、或实在,或看好西湖大学之前景。施一公幽默作答,赢得了满堂彩,也完美衔接了每位校长的话。

  偶遇施一公:

  一年往返京杭40趟

  下午4时10分,长达2个多小时的校长会议终于告一段落。校长们亲切握手,寒暄致意离场,在酒店的角落里,只见施一公身姿矫健,宽肩膀细腰身,戴着一副银丝眼镜,留着一个精神的板寸头,双眼微微有些发红,身高足有1.8米,像个30多岁的年轻人。

  施一公说,他目前的生活就是京杭两地跑,除了筹备西湖大学耗费大量精力,他仍然在坚持科研、带博士生,“我今年在西湖大学一共招了3个学生,另外我在清华还有学生。我2015年来回跑了19趟,2016年来回跑了40多趟。我107岁的爷爷听说我在筹备西湖大学,非常支持,我爷爷是1936年浙江大学的毕业生,在杭州拿的学位。我现在在杭州的日子要多过北京。”

  记者正想追问几句,施一公已经大踏步走向另一个会场,记者一路小跑才能追上。在高中期间,施一公就练习长跑,项目从800米、1500米、到3000米。进入清华后,由于长跑队只招收专业运动员,施一公便转练竞走,从5000米走到1万米。他还在校运动会上创下全校竞走项目的纪录。一直到1994年大学毕业五年后,这个纪录才被打破。而今年9月,一段施一公在西湖边跑步的视频,也曾在网络爆红。

  施一公说,在他的带动下,跑步健身慢慢成了西湖大学的一种文化,“跑步健身不仅让我精力充沛,也是一种向上的正能量,会影响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学校。我的同事像仇旻副校长,以前也跑过,现在他的成绩突飞猛进。我前几天看他每公里的步速,比半年前提高了快一分钟了,简直不可思议。”

  话还没来得及多说两句,这位曾经的清华竞走冠军已经健步踏入会场,参加西湖大学第一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这位东道主当天的繁忙,可见一斑。

  待补的“里子”:

  募资35亿,目标300亿

  施一公对于学校的现状认识充分,当天演讲时,施一公的最后发言是:“西湖已至,未来可期;道阻且长,我们迎难而上!”

  一句“道阻且长”,说明西湖大学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前行,也足见施一公的谦逊与自知,他向记者表示:“这篇发言稿,我自己都改了三四遍,为什么最后要说一句‘道阻且长’,就是因为西湖大学是一所新型大学,是新兴事物,它自然会有很多困难,就像一个新生儿一样,从出生到走路,要跌很多跟头,有很多东西要学,这个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困难。”

  作为好友,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在下午的西湖高等教育论坛上,也用“婴儿”来形容他和施一公的学校,说得台前的施一公暗暗点头。

  西湖大学的办学资金全部由社会力量捐赠,谈到办学基金,施一公的答案是仍然不够:“到目前为止,我们有36位创始捐赠人,只有捐赠金额比较大,才能进入创始捐赠人的行列。我们还有400多位其他的捐赠人,捐赠协议金额在不久前已经超过35亿元人民币。其实我们受到一些经济走势的影响,但是我相信今后的捐赠会随着西湖大学的成立,大学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轨,随着社会对大学的更深理解,进一步打开局面。我相信捐赠将在几年之内达到总金额在200亿元人民币以上,如果有200亿元到300亿元的基金会的本金,用它的利息和投资收益来支撑西湖大学的运行和引进顶尖人才是完全可以的。”

  “我们把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招聘到西湖大学,是希望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做科学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年薪福利、住房、医疗保险,都应该是最有竞争力的。正是因为有西湖教育基金会,和社会捐赠的支持,我们才能做到这一步。”施一公说。

  第二个待补的“里子”是人才。据施一公介绍,西湖大学在师资方面,先后引进了仇旻、许田等讲席教授全职加入西湖大学,通过8次全球人才招聘,从5000余名申请者中,选聘了68名PI(独立实验室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培养的模式,共录取西湖一期、西湖二期博士研究生139人,2019年博士生招生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

  而施一公想要的博导人数是300名,“我们希望每一位招聘的年轻的教师就是独立博士生导师,都应该在他的小领域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所以尽管人少,现在我们只有300位师资,但我希望这300位就是各自领域顶尖的科学家。”

  施一公对于未来,依然满怀憧憬:“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后,西湖大学将作为一所世界瞩目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全力以赴去实现我们这一代人的科教兴国梦想,用自己的方式为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对话

  40年只做一件小事

  广州日报:你当时提出创办西湖大学的初衷是什么?

  施一公:这个初衷其实不是我一个人的初衷。我跟我的母亲,甚至我107岁高寿的爷爷谈这件事情时,他们都特别支持。我的爷爷代表的是很年长的这一辈,我的父母代表的是我的长辈,向我们学校捐赠的孩子、中学生是我们下面的一辈,所以西湖大学的创立,代表了四五辈中国人的初衷。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想到初衷,就会获取很多力量。

  我这辈子,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前40年做了一件事,就是成家立业,又用了十年做了第二件事情,就是帮助我钟爱的母校清华大学,迅速地发展生物学科,参与创建了两个学院,扩大了一个学院。似乎这两件事情,都是为了这第三件事情,也是这辈子最大一件事情——创立西湖大学做准备。

  每个捐赠者都像部电影

  广州日报:西湖大学今天终于成立,这三年来,您收获了哪些感动?

  施一公:作为一所非营利性质的新型大学,西湖大学的创办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捐赠。

  两个月之前有一位公务员,顺着西湖教育基金会的地址找到办公室,问清情况后,拿出他的借记卡刷卡捐了10万元。我估计这几乎是这张卡的全部。我们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眼含热泪,不知道说什么好,劝都劝不住。

  今年7月,山东济微中学年仅12岁的张子昊给我写信,将他和两岁弟弟攒下来的所有压岁钱捐赠给西湖大学,希望能为大学创建出一份力。十几天前,雷凯博士带来了一张当地华人夫妇阮英钢和李琼丁的美元支票,他们的留言让我感动:“深知育人不易,能为你们建学校出点微薄之力是我们的福气”。子昊年纪虽小,阮先生和李女士虽然和我从未谋面,他们却和其他许许多多的捐赠人一样,是西湖大学的同行者,也是最早看到西湖大学未来的一批人。

  这样的故事是讲不完的,现在尽管只有400多位捐赠人,但我觉得每一位捐赠人的故事都可以拍一部电影,写一篇小说,大家都是为一个共同目标来做这件事情。所以虽然“道阻且长”,但我说难其实真的不难,有国家重点支持,有全社会的理解、鼓励和支持,我们那点小难处都不值得在这儿说。

  发展能得到法律保障

  广州日报:西湖大学作为一所全新的民办大学,在制度设计方面如何给学校提供保障?

  施一公:这个问题对我们特别关键。我们很幸运,原因之一是国家在新时期、新时代特别看重民办教育。2016年底,国家通过了《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修订版,在2017年9月正式执行。西湖大学的发展,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法律保障。在大学创立的过程中,我们每走一步,都会征询社会的意见,征求政府的意见。

  此外,西湖大学的新和它的独特,反映在它的办学模式。我相信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它是一所非营利性的大学,不会分红、不会盈利,由西湖大学党委来保证办学方向,同时也是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们的教职工全都参与到其中,每一位老师、每一位职工,都是大学的拥有者,西湖大学的校董会成员要经过基金会的理事会提名,基金会承担极大的作用,要面向社会为西湖大学募资,也要推荐校董会成员。

  毋庸置疑,西湖大学是一所民办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它时时刻刻都与社会发生联系。

  不是看发表多少文章

  广州日报:西湖大学会有怎样的全新教育评价模式?

  施一公:指标体系是一个指挥棒,会引导一个国家的学术评价,乃至引导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国改革开放40年,科技发展进步非常快。

  正因西湖大学小,所以我们比较容易做。我们不仅向捐赠人承诺,也向社会承诺,一定不会把一些指标作为做学术判断的主要指标。我们希望以国际化的方式运作,比如有国际学术顾问、学术委员会。我们会看学者的研究首先是否在国际前沿,这是最主要的,而不是看发表多少文章。实际上,一个学者发表的文章数和他的研究是不是在国际最前沿,不是完全一样。

  此外我们要考察如果是国际前沿研究,是否已经开始有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只要他在努力,而且方向是对的,我们会有足够的耐心。我们宁愿他花五年、十年,去孕育一个对人类社会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而不希望他花一两年时间出一系列的文章。这是导向性的东西。

  因为我们小,我们不可能去比有多少校友进入企业,做企业界的精英,做大科学家,我们会以对人类对世界的科学重大发现有多少贡献来衡量。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能做出一些非常重大的、把人类知识前沿往前推动一些的科技创新。它的成果最后将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创新的企业和产品。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 实习生杨桂芳 通讯员李凯娜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