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2004年猪肉市场形势分析及2005年预测

2024-08-10
2004年猪肉市场形势分析及2005年预测852005-2-16 0:00:00852005-2-16 0:00:00852005-2-16 0:00:00

  摘要:2004年我国国内生猪产量增长,生产效益良好。鲜冷冻猪肉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加工猪肉出口增加,进口下降;活猪出口增加;猪杂碎出口、进口均增加。与上年同期相比,2004年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产区猪肉价格上涨幅度大于销区,猪肉价格涨幅低于生猪价格上涨幅度。国内城镇居民猪肉人均消费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小幅下降。

  一、国内猪肉生产形势分析

  (一)生猪产量增长,保持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

  2004年我国生猪市场活跃,仔猪、活猪、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猪肉产量与生猪出栏均大幅增长,养猪生产效益也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据行业统计,前三季度生猪存栏和出栏分别为49138.62万头和48697.92万头,同比增长2.98%和5.99%;猪肉产量为3681.49万吨,同比增长7.11%;能繁母猪存栏4497.27万头,占存栏猪的比重为9.2%,同比增长6.16%。

  前三季度出栏猪超过3000万头的有5个省,包括四川(5467.92万头)、湖南(5142.63万头)、河南(4646.04万头)、山东(3206.01万头)、河北(3060.26万头),合计占全国总量的44.2%。出栏猪超过2000万头有4个省,包括广西(2557.88万头)、广东(2396.7万头)、湖北(2072.6万头)和江苏(2020万头),合计占全国总量的18.6%。

  前三季度猪肉产量超过200万吨的有5个省,分别为四川、河南、湖南、山东和河北,占全国猪肉总产量的42.6%。

  (二)养猪效益好,农民饲养热情高

  2004年我国猪粮比平均为6.302,超过了盈亏平衡点,同比提高13.78%。猪料比平均为4.581,也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猪粮比价在高效益区(6:1以上)已持续17个月,养猪效益是近年来最好的时期,虽然10月份以来生猪产品价格出现小幅回落,但饲料价格也同步回落,12月的猪粮比价仍达到6.76:1。据调查,大部分农户平均每头商品猪获利200-250元,自繁自养可达300元,规模化饲养每头同比增加收入50-150元,饲养母猪效益更高。高效益刺激了农户养猪积极性,主产省如河南、湖南、山东、河北和广西,能繁母猪的比例分别达到9.8%、9.8%、11.6%、10.9%和9.9%。

  二、国内猪肉进出口形势分析

  2004年,我国生猪产品(包括鲜冷冻猪肉、加工猪肉、猪杂碎和活猪)出口41.68万吨,出口额9.6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5.79%和47.46%。其中,鲜冷冻猪肉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占生猪产品出口的69.88%和47.60%;加工猪肉分别占29.60%和27.45%;活猪出口占出口总额的24.82%。

  生猪产品进口量为29.11万吨,同比下降6.70%;进口额为2.40亿美元,同比增长21.52%。其中,鲜冷冻猪肉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占生猪产品的24.22%和22.70%。

  我国生猪产品出口大于进口,呈现贸易顺差。

  (一)鲜冷冻猪肉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2004年,我国鲜冷冻猪肉出口量为29.13万吨,出口额为4.6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43%和70.74%。

  鲜冷冻猪肉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朝鲜、我国香港地区和俄罗斯,出口量合计为24.43万吨,占猪肉出口总量的83.89%。与上年同期相比,出口量分别增长了85.62%、13.67%和1.10%。

  鲜冷冻猪肉出口额排名前5位的省是:山东、四川、黑龙江、河南和湖南,合计为4.23亿美元,占猪肉出口总额的92.02%。与上年同期相比,除河南下降外,其他省份猪肉出口均有所增长,其中黑龙江和四川出口增幅较大,分别为1.79倍和1.15倍。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额为4.53亿美元,占鲜冷冻猪肉出口总额的98.53%;进料加工和边境小额方式出口额很少。

  2004年,我国鲜冷冻猪肉进口量为7.05万吨,进口额为5440.13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52.73%和40.15%。

  美国、加拿大和丹麦是我国猪肉进口主要来源国,进口量合计为7.04万吨,占进口总量的99.86%;同比分别下降了61.96%、29.50%和54.88%。

  猪肉进口排名前5位的省(市)为:广东、河南、上海、江苏和辽宁,进口额合计为4970.69万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95.55%。与上年同期相比,除了广东进口下降了43.32%,其他省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一般贸易方式进口5164.00万美元,占鲜冷冻猪肉进口的94.92%。

  (二)加工猪肉出口增加,进口下降

  2004年,我国加工猪肉出口量为12.34万吨,出口额为2.6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4.82%和56.56%。

  加工猪肉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有:日本、我国香港地区和马来西亚,出口量分别为5.31万吨、3.12万吨和1.47万吨,合计占加工猪肉出口总量的80.27%,同比分别增长1.07倍、5.67%和4.14%。

  加工猪肉出口排名前5位的省(市)为:山东、福建、广东、上海和浙江,出口额合计为1.98美元,占加工猪肉出口总额的74.70%。与上年同期相比,5个省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额为2.01亿美元,占加工猪肉出口总额的76.03%;进料加工和边境小额方式出口额为6312.91万美元,占加工猪肉出口的23.82%。

  加工猪肉进口量为37.92吨,进口额为10.34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了37.84%和26.83%。我国加工猪肉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美国和我国台湾省。加工猪肉进口较多的省市是广东、北京和上海。

  (三)活猪出口增加

  2004年,我国出口活猪196.64万头,出口额为2.4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68%和11.59%。

  我国活猪主要出口地是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出口额分别为2.23亿美元和0.16亿美元;活猪出口香港同比增长12.94%,出口澳门略有下降。

  活猪出口排名前5位的省是: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和河南,出口额合计为2.07亿美元,占我国活猪出口的86.54%。与上年同期相比,各省出口均有所增长。

  (四)猪杂碎出口、进口都增加

  2004年,我国出口猪杂碎176.50吨,出口额为16.3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加了4.35倍和2.81倍。主要出口地为泰国和我国香港地区。

  猪杂碎进口量为22.05万吨,进口额为1.8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了35.48%和75.06%。美国、丹麦和加拿大是我国猪杂碎的主要进口来源国,占我国猪杂碎进口总量的99.86%。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了70.66%、75.96%和84.70%。

  猪杂碎进口排名前5位的省(市)为:广东、上海、辽宁、河南和江苏,进口额合计为1.69亿美元,占我国猪杂碎进口的92.65%。

  三、国内猪肉市场价格分析

  (一)生猪价格上涨,产区涨幅大于销区

  根据农业部畜牧司定点调查月报资料分析,2004年活猪平均价格为8.58元/千克,比上年同期提高35.64%。其中9月份的平均价格为9.59元/千克,达到近几年来最高水平。2004年第四季度活猪的平均价格为9.05元/千克,比第三季度下降了2.02%,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3.31%。

  主产区(包括湖南、四川、河南、山东和河北)活猪平均价格为8.44元/千克,同比提高了36.54%。其中,河南涨幅最大,达到39.86%,其余四省的上涨幅度均在35%左右。主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和广东)活猪平均价格为9.46元/千克,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2.76%。其中上海的涨幅最大,达到35.8%,其余四省的上涨程度均在35%左右。

  (二)猪肉价格上涨,涨幅低于生猪

  2004年我国猪肉平均零售价格为13.76元/千克,同比提高了28.52%,低于生猪价格上涨幅度。其中9月份的平均零售价格为15.21元/千克,达到近几年来最高水平。主产区上涨28.57%,主销区上涨23.93%,产区猪肉价格上涨幅度大于销区。

  2004年1-9月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之后出现小幅回落。前期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消费需求快速增长。2004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地区暴发“禽流感”,居民对禽肉的消费量减少,对猪肉消费量增加;二是生猪饲养成本大幅上升。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受粮食涨价的影响,玉米、麦麸、豆柏等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生猪饲养成本增加;三是国际市场猪肉价格上涨拉动国内生猪产品的价格上涨。

  后期价格回落主要是由于粮食增产和粮价、饲料价格回落,降低了饲养成本,促进生猪生产,猪肉供应量增加。

  四、国内城镇居民猪肉消费状况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4年1-11月我国城镇居民猪肉人均消费量为每月1.58千克,与上年同期比下降5.51%,占肉禽类消费比重的61.37%。

  从不同省市来看,广西城镇居民每月人均猪肉消费数量达到2.44千克,居全国之首;其次是广东,为2.4千克。全国共有18个省市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宁夏、青海等省受消费习惯影响每月人均消费量还不到1千克。

  从肉类消费结构来看,贵州城镇居民猪肉消费比重最大,占肉类消费的73.95%,江西、湖北、山西、湖南、云南和福建等省猪肉消费比重超过6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宁夏、西藏、青海、内蒙古和北京等地区猪肉消费比重低于55%。

  与2003年同期相比,我国城镇居民猪肉人均消费量增加的省市仅有浙江省,增加了3.85%;而全国大部分地区猪肉的人均消费量均有所下降,其中安徽省的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1.03%。

  五、国际市场猪肉价格分析

  (一)猪肉价格

  美国2004年猪肉切块的批发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5.32%,腰肉(14~19磅)批发价格上涨15.04%,腹肉(带皮,12~14磅)批发价格上涨15.94%,腿肉(20~23磅)批发价格上涨43.9%,猪肉碎屑(72%新鲜)批发价格上涨55.18%。其中,2004年第四季度猪肉价格普遍低于第三季度的价格水平。其中,猪肉切块批发价格下降2.5%,腰肉(14~19磅)的批发价格下降9.4%,腹肉(带皮,12~14磅)的批发价格下降13.14%,腿肉(20~23磅)的批发价格上涨4.06%,猪肉碎屑(72%新鲜)的批发价格上涨3.39%。

  (二)生产与贸易

  据世界粮农组织预计,2004年全球肉类产量为2.58亿吨,比上年上涨2%,主要是猪肉产量增长所致。由于下半年猪肉价格上涨和饲料价格松动,预计2004年全球猪肉产量将达到1.009亿吨,比上年增长2.4%,其中发展中国家将增长4%。欧洲由于生猪存栏率低加之饲料成本高昂,年初利润下降,导致全年普遍减产。尽管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猪肉产量的份额从10年前的53%提高至现在的60%以上,但年人均消费量仍维持在12.3公斤的低水平,与发达国家30公斤的平均水平相差较大。

  2004年全球猪肉总出口量为450万吨,比上年上涨4.65%。其它肉类出口量短缺,促进了全球猪肉贸易。美国全年猪肉出口量增加近25%,对主要出口目的国日本、墨西哥和台湾的出口量均增加,而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出口量有所减少。欧盟由于采用了出口退税的政策,加之新成员国需求旺盛,带动了出口的增长。与日本的双边贸易协议也为墨西哥和智利等非传统出口国增加了贸易机会。日本的旺盛需求对中国熟食产品的出口形成了支持。在进口方面,亚洲的需求强劲,预计全年进口量将达到450万吨,比上年增加5%。特别是在日本和韩国,由于疯牛病问题对北美牛肉实施禁令,导致两国的猪肉进口量分别增加了17%和32%,涨幅较大。

  六、2005年展望

  (一)国内猪肉价格将趋于平稳

  我国生猪收购价格和猪肉销售价格,在经过恢复性回升后从2004年10月份起出现小幅回落。随着养殖形势的好转和饲料价格逐渐趋于平稳,生猪和猪肉价格也将趋于稳定。预计2005年初生猪及猪肉价格将会在目前的价位上平稳运行,春节后价格逐步走低。

  (二)国际市场将趋稳

  据世界粮农组织预计,2005年全球猪肉产量将达到1.036亿吨,总出口量将达到460万吨。先前受限市场的逐渐重新开放和消费量的稳定,将带动2005年肉类产量和贸易量的回升。随着饲料价格的回落及对畜病担忧的缓和,预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猪肉产量均将增加。随着猪肉产量回升,预计2005年的价格将在较低水平上趋稳,从而促使猪肉贸易量的增长。

农业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