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本轮猪周期,反转来了吗? 一、什么是猪周期?想弄懂猪周期,必须清楚“猪”是怎么养的。先来科

2024-07-09

想弄懂猪周期,必须清楚“猪”是怎么养的。

先来科普几个猪周期中必须要懂的养猪关键词:

生猪:指的是养殖的活猪,通常是指尚未屠宰的猪。

出栏:指的是将养殖的生猪出售给屠宰场或者市场的行动。

补栏:指的是养殖户在出栏后,为了维持或增加养殖规模,购买新的猪只(通常是小猪或猪苗)来补充养殖群体的行为。

存栏:指的是在任何给定时间点,养殖户拥有的猪只数量。

能繁母猪:指产过一胎仔猪、能够继续正常繁殖的母猪,也就是正常产过仔的母猪。

供需决定价格,其实每年猪肉的需求变动不大,所以猪肉的供给决定猪周期的运行。猪周期遵循着“能繁母猪增多 → 生猪供应增多 → 猪价下跌 → 能繁母猪去化 → 生猪供应减少 → 猪价上涨”的循环规律。

二、历史上的几轮猪周期

纵观A股历史上的几轮猪周期,主导因素通常为:疫情、自然产能以及政策变化。

第一轮:2002年-2006年

本轮猪周期主导因素为2次疫情。一是2003年5月爆发非典疫情导致的生猪产能减少,猪价上涨。二是2004年禽流感疫情爆发,导致猪肉需求大幅提升,供不应求,猪价进入上行通道,拉动养殖户补栏提升产能。

第二轮:2006年-2009年

第二轮猪周期仍然是疫情主导。2007年猪蓝耳疫病爆发,前期产能去化叠加疫病导致生猪存栏量急速下降,供需关系反转,猪价进入上行阶段。此后,随着"瘦肉精"和"甲型H1N1流感"等事件相继发生,猪肉需求减少,猪价进入下行阶段。

第三轮:2009年-2014年

该轮猪周期属于自然产能变化主导的典型猪周期。本轮猪周期中未发生影响供给的重大外部事件,因此供需矛盾相

对不尖锐,整体周期拉长,猪价与产能变动趋势较平缓。

第四轮:2014年-2018年

第四轮猪周期则是由重要政策驱动的政策型猪周期。国内从2014年起开始实施严格的环保禁养规定,提升生猪养殖

业的规模化程度,导致大量散养户退出市场,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其中还在2015年爆发了猪丹病毒,导致

猪肉供给量“雪上加霜”。

第五轮:2018年-2022年

第五轮猪周期同样是受到了重大疫情的催化。2018年爆发了非洲猪瘟疫情,导致2018-2019年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

下降,加上前期环保禁养,使得能繁母猪存栏已经降至低位,叠加非瘟去产能,2019年能繁母猪存栏降至不足2000万

头,猪价也迎来一波大幅拉升。

三、猪周期的关键指标

上文提到,猪肉供给影响猪肉价格,从而影响猪周期的运行。那么,了解猪肉供给与猪价之间关系,以及猪价与猪股之间的关系,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判断周期位置和交易时机。

猪肉供给与猪价

首先,来看猪肉供给是如何影响猪价的?主要看猪周期中被反复提到的“能繁母猪”。

能繁母猪怀孕产仔猪并育肥成为商品猪,共需要10个月,所以能繁母猪数量决定10个月后的生猪供给。

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的实际走势,来验证一下。

首先看能繁母猪月度存栏数据:

图中可以看出,21年6月起,能繁母猪开始去化,那相对应的,10个月后也就是22年4月,猪肉供给开始减少,猪价上涨。同样地,22年底,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相应10个月后的23年10月,猪肉也应涨价。

事实是这样吗?

我们拿出中国生猪市场价来验证一下。

图中22年4月猪价确实开始上涨,符合上面根据能繁母猪存栏数据的预判;但23年10月,猪价并没有上涨,而是在23年7月有了小幅上涨。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我们可以引入仔猪这一数据来辅助判断

能繁母猪从怀孕到生产是3-4个月,仔猪长大需要6-7个月,所以仔猪决定6个月后的生猪供给。

有人会问,这和能繁母猪决定10个月后的生猪供给难道不是一个意思吗?

其实不然,一方面能繁母猪的生产水平是不断变化的,观察历年PSY数据(母猪年产胎次×平窝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成活率,即反映了母猪的生产水平)从18提升到了22;另一方面,仔猪数据没有官方口径,只是第三方的样本数据,所以需要两者结合起来一起评估。

我们再来看仔猪数量图:

图中22年12月起,仔猪数量小幅下降且短暂维持了2-3个月,由此推断6个月后生猪的市场供给小幅增加,同样短暂维持2-3个月。这和上面的23年7月生猪价格小幅上涨吻合了。

猪价与猪股

搞懂了影响猪价的两个关键指标,接下来我们再看猪价与猪股的关系。

比较历年来生猪养殖的申万行业指数与中国生猪的市场均价,可以发现二者呈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把握好生猪行业的走势变化,就能抓住A股猪周期。

去化与去化加速

在这里关于能繁母猪要额外强调一点,去化不能带来股价的上涨,去化“加速”才会。

比如一家公司,如果每年净利润都是稳定不变,没有额外的业绩增长,那么股价大概率是不会涨的;但如果在经营状况好的情况下,每年净利润翻倍增长,那么股价也会随之大涨。

去化也是如此。

比如在2022年10月,由于猪价较高,能繁母猪增长迅速,所以猪股大跌。在2023年4月开始,能繁母猪的去化比较稳定,每个月都是1%以下,这也导致猪股一蹶不振。

综合复盘历史上五轮猪周期以及各种关键因素的数据走势,得出以下规律:

1 猪的生产周期决定了一轮完整的猪周期历时3-4年,同时在一年之内受节假日和气候影响呈现出小周期波动。

2 猪周期的本质是供需关系,需求端总体稳定,关键在供给端。我国以散户养殖为主体的环境放大了价格的波动性。

3 周期行业产能去化幅度是周期反转的核心,较长的亏损时间和深度是开启反转的必要条件。疫情加速产能去化,影响补栏,扩大了亏损的幅度,从而产生更大的产能缺口,带来更大的反弹幅度,是生猪行业中重要影响因素。

四、当下是好的投资时机吗?本轮去化幅度足以支撑新一轮涨价行情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4月末能繁母猪出栏量环比减少0.1%,同比减少6.9%,产能继续去化已达16个月,产能去化的持续性促进2024年猪价前景逐步向好。

中信建投分析表示,从历史复盘来看,每轮能繁去化幅度均在8%以上,8%-10%的去化足以支撑新的一轮涨价行情。官方数据口径下,2018年四季度到2019年三季度,受非瘟疫情影响,能繁母猪快速去化,累计降幅超35%;2021年三季度到2022年一季末,能繁母猪累计降幅约8.5%;2022年12月到2024年3月,能繁母猪累计降幅9.1%。

2024年3月份以来,低迷了许久的猪价迎来“淡季不淡”行情,压栏二育滚动入场趋势强化,叠加2024年厄尔尼诺次年南方雨季非瘟或重于常年,开源证券认为,猪周期反转逻辑逐月强化。其分析称,行业资金压力仍大,叠加生产节奏影响,当前能繁不具备大幅增产基础,支撑周期持续性,且表示,“本轮去化足以支撑大级别周期反转。”

成本端下降,盈利情况有所改善

在价格端回升的同时,成本端则出现下降。散养户养殖成本连续两个月下降,而规模场自2023年8月以来的成本改善趋势仍在持续,头均成本从2165元降至1968元,光大证券分析称,按120公斤/头估算,规模场育肥猪每公斤成本降低了1.6元。

近期,多家上市猪企相继披露了4月销售简报,商品猪销售均价均处于环比上涨状态,行业正重回养殖盈亏平衡线。随着生猪价格持续上涨,生猪养殖企业盈利能力也逐步改善。

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目前,行业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数据显示,Wind猪产业指数当前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12.53倍,而行业中位数为22.70倍,机会值为16.21倍。

目前,大部上市公司头均市值(对应2024年预估出栏量)处于历史相对底部,巨星农牧约4700元/头、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3500-3600元/头、唐人神、天康生物、京基智农、大北农、金新农、华统股份等则处在500-2500元/头区间,距离历史均值存在较大上升空间。

浙商证券张心怡表示,从2023年四季度至今,板块投资逻辑从“交易产能去化”过渡到“交易猪价上涨”,未来几个月涨价将成为板块核心催化剂。

从投资角度看,我们可以对生猪板块保持跟踪,重点关注养殖ETF(159865),把握生猪行业整体上行机会,同时分散生猪个股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