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杞县加速推进大蒜特色产业提质升级 “院县共建”助力“农家蒜”变身“科技蒜”

2024-07-17

  ■河南经济报记者 马连华 郭俊娟

  雨生百谷草芽青,遍野花开俊俏争。谷雨时节,正是蒜薹成熟大量上市的时节,在杞县裴村店乡许岗村的院县合作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里,一垄垄大蒜长势喜人,蒜农们正忙着抽拔蒜薹,蒜香味扑鼻而来,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4月18日,河南省农科院与杞县“院县共建”的大蒜绿色种植及加工技术示范现场会在这里举行。记者随同由省农科院、杞县县政府有关领导,项目专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企业代表组成的观摩团,实地察看杞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潘安食品有限公司、大蒜种植基地,详细了解大蒜仓储、加工合作及产业种植技术攻克情况。

  多方联动 提升科技含量

  “1亩早熟蒜的蒜薹产量在300~400斤,随着价格的波动,每亩早熟蒜的蒜薹收入在1000~2000元,蒜薹收入能顾住大蒜种植的成本。”杞县产业办副主任李高飞告诉记者,当前全县约10万亩早熟蒜蒜薹已基本完成收获,仅蒜薹就能让农民增收不少。

  杞县因蒜而名,素有“世界大蒜看中国,优质大蒜在杞县”的美誉。该县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总产量90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全国县域第一位。经过数十年发展,杞县大蒜已初步形成集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省农科院植保所项目首席科学家杨丽荣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院县共建”项目从去年8月起实施,依托省农科院人才、技术及平台优势,采取多学科联动,经过多次深入调研,明确了当地大蒜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很多地方的大蒜种植都面临优质品种缺乏、种植技术落后的问题,连年重茬种植,还会产生连作障碍。此外,还有因缺少精深加工技术,产业链有待完善的问题。”杨丽荣告诉记者,省农科院植保所组织7个研究所的10个团队参与到大蒜种植专项课题中,与当地种植户、生产企业等对接,通过传播科学用药、绿色防控、减施增效、安全保优等生产意识,助力杞县培育示范典型建设高质量示范基地。目前,课题组参与包括新品种引进、水药肥一体化、连作障碍消减等10个任务,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由于受重茬、病虫害的影响,大蒜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早衰情况,播种前利用种衣剂对大蒜进行包衣,在大蒜返青期、蒜薹生长期、大蒜膨大期等节点喷施3遍组合套餐,延长大蒜生长期,每亩投入100元,可实现每亩增收500~800元。”省农业院植保所专家王恒亮介绍,大蒜生育期长、病害种类多,尤其是抽蒜薹之后在膨大期会出现早衰情况,提前干预喷施三遍大蒜套餐,不但可以预防大蒜叶锈病、叶枯病,还能调节大蒜生长,提高大蒜的产量和品质。

  “省农科院植保所对杞县大蒜的关键环节、突出问题,从蒜种、种植、植保、加工、质量标准等方面制定了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新技术示范推广计划。省农科院信息所以科学精准的遥感监测实时观测大蒜长势,为我们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杞县县长黄宗刚表示,省农科院专家到田间地头为广大蒜农开展技术指导、推广大蒜新产品,提高了蒜农种植技术水平,增强了蒜农们依靠种蒜增收的信心。

  精打细“蒜” 加速产业升级

  “黑蒜的口感去除了大蒜独有的辣味,营养成分更高,可以促进人体消化,提高肠胃蠕动。”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谢永康介绍,一粒鲜蒜加工成一颗黑蒜,重量会减轻5克,价值却会增加10倍,大大提升了大蒜的附加值。

  在杞县潘安食品有限公司,大蒜不仅是一种调味品,同时也是保健品。新鲜生蒜发酵后制成的黑蒜,酸甜软糯,是厂里的“明星产品”,一年加工量达700吨。

  “传统腊八蒜加工周期一般是15天左右,为了帮助企业缩短加工时间、降低生产成本,项目组利用超声渗透、反应底物外源添加等关键技术,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实现腊八蒜3天变蓝、6天变绿,显著缩短腊八蒜生产时间60%。”谢永康介绍,“与传统腊八蒜制作工艺相比,该技术在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记者了解到,目前杞县从事大蒜产业的人员达20多万人,大蒜年贮藏能力达117万吨,年加工能力40余万吨,年交易量220万吨,交易额约110亿元,公用品牌价值达56.12亿元。

  “杞县大力开发大蒜深加工制品,提升大蒜制品检验水平,优化大蒜产业发展规划,下一步,还要建设国家级大蒜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宗刚坦言,目前,杞县大蒜加工产业链较短,加工产品仅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缺少大蒜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今后要着力在优化大蒜产业结构上做文章,在推动大蒜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

  “技术上可行的,经济上未必可行,要多做技术经济核算,多考虑老百姓和市场能不能接受,以产业的思路推动‘院县共建’工作。”省农科院副院长卫文星表示,“院县共建”工作的项目、任务必须来自产业一线的需求,不但要有省农科院的专家参与,县里、乡里的技术人员要参与其中,期望一个周期的“院县共建”项目结题以后,省农科院的技术、成果在杞县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专家队伍。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