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媒体关注 《中国建设报》重塑记忆里的美好乡村

2024-10-0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现如今,“到乡村去”成为许多人出游的新选择,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期望从繁华喧嚣的都市中短暂抽身,去体验乡村的质朴与闲适,让疲劳的身心得以放松。乡村,已经变得让人们越来越向往。

在广袤的江苏大地,一个又一个“有颜有品”的活力乡村正在这里“落地开花”。2017年,江苏省率先提出实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经过3年多的扎实推进和实践探索,目前,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成效,在优化重塑山水、田园、村落等环境要素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以人民群众真实可感的实绩呈现出乡村振兴的现实模样,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有基础有条件

率先探索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江苏省拥有悠久而灿烂的农耕文明历史,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享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现如今,江苏省较早探索农村工业化的“苏南模式”,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有实力、有特色的镇村,逐步发展成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小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江苏省先后推动了村庄环境整治、村庄环境改善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到“十二五”末,实现了全省城镇规划建成区外所有自然村庄环境整治全覆盖,建设了1300多个“环境优美、生态宜居、设施配套、特色鲜明”的“三星级”康居乡村,为率先探索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和实践条件。

在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城镇化进程趋于稳定、城乡融合发展迈入更高阶段的关键时期,2017年6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大命题,深入贯彻中央对江苏省“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一贯要求,在新的起点上系统谋划、睿智决策推动乡村振兴,印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建立省级联席会议制度,要求按照试点示范、试点深化和面上创建的阶段,分步有序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并把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提升“三农”工作水平、促进乡村振兴的一大战略抓手,努力推动形成田园乡村与繁华都市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形态。

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介绍,围绕“特色、田园、乡村”3个关键词,江苏省致力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旨在挖掘中国人心底的乡愁记忆和对桃源意境田园生活的向往,重塑乡村魅力,带动并吸引资源、人口等要素回流乡村,从而推动乡村综合振兴。

高水平规划设计引导

从规划到建设全过程“陪伴”

据了解,经地方申报、工作方案和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及评审、联席会议讨论等程序,江苏省共公布3批13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庄。作为联席会议办公室,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始终重视对试点村庄的技术指导,工作伊始便组织专业力量迅速编印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系列指导手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工作解读》等系列文件,指导地方开展工作。为了建成既有特色又有活力的特色田园乡村,江苏邀请熟悉乡村情况、热心乡村建设的设计大师、专家学者和优秀设计团队等,实质性、全过程参与特色田园乡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行设计师负责制,推行规划设计陪伴式服务。各设计师团队与乡村干部群众密切配合,深入乡间地头,开展田野调查,走访村民农户,和镇村干部、村民促膝沟通,形成的乡村规划设计成果接地气、反映了农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体现了当代乡村的现实需要。在试点村庄遴选阶段,江苏省建立了规划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双审查”机制,先后3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对3批试点村庄的规划设计方案逐一把关,提出修改完善意见,确保规划设计成果切合乡村建设发展实际;联合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试点村庄的工作方案、专题报告进行把关,保证了工作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此外,为激发全社会对乡村的更多关注,江苏省“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连续两年聚焦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分别以“田园乡村”和“宜居乡村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真题实做,强调实用创新,两次大赛共收到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2382份参赛作品,参赛人员逾1万人次。江苏教育频道专门组织专题辩论赛,收效良好,反映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得到了社会关注和专业认同。

部门通力合作

聚焦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推进,围绕“钱、地、产、建”等方面,江苏省一一“破题”,统筹谋划、形成合力,探索建立有力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各项政策制度,使得各类涉农项目资源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聚集。

围绕“钱从哪里来”,江苏省引导各地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规范、有序、适度参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采取整合资金集中支持、统筹安排切块支持、突出重点倾斜支持3种方式聚焦试点,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奖补。在用地保障方面,江苏省出台《关于支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围绕土地规划引领、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推进试点地区不动产登记等方面细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旅游用地点状化供地、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低效用地再开发等一系列举措,深入推进破解“自己的地不能用、用不好”的困局。

在强化特色产业培育方面,围绕“产业调特、产品调高、业态调新”,江苏省积极推动试点村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试点村庄根据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着力培育根植于本村、比较优势明显、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特色产业。同时,指导试点村庄依托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强化品牌创建,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发和“一村一品一店”培育。

针对特色田园乡村的建设管理,江苏省指导各试点地区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乡村现状,既简捷高效又程序规范的立项、招投标、质量监督等项目建设管理制度。推动纪检、审计、消防等部门的审核把关工作关口前移,融入到过程监管中去。鼓励在乡村工程建设中引入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要求各试点地区建立村庄现场项目实施协调制度。

累计命名142个特色田园乡村

综合效应不断叠加放大

为保障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更好地从“方案”走向“实施”,从“设计”走向“实践”,江苏省印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考核评价命名标准》,紧扣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内涵,创新工作机制,设置加分项和一票否决项,强化了负面清单管理。按照“县级初验推荐、市级复验、省级验收”的程序,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江苏省田园办联合省相关部门经现场踏勘、查阅台账、座谈交流、村民访谈等程序,认真组织省级验收,确保验收命名的试点村庄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在深入扎实推进试点村庄建设的同时,江苏省积极组织开展面上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命名142个“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成了一批既有“内涵”又有“颜值”的特色田园乡村,初步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现实模样。昆山市祝家甸村充分挖掘当地制作金砖的传统,将废弃的砖窑改造成砖窑文化馆,制作金砖文创产品,实现了历史文化遗存的当代创新利用。兴化市东罗村积极推进“国资平台+社会资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高淳区垄上村建设特色茶艺文创基地,成功运营“漫之淳”品牌,形成垄上碧螺春、垄上红茶、精油皂等产品系列,吸纳本地村民就业70余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30余人。泗阳县堆上组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契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保底分红、务工薪金、盈余分红“三重增收”,村民人均收入由建设前1.2万元增加至2万多元。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不仅要在“点”上开花,更要在“面”上结果。随着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进入试点深化和面上创建并举的新阶段,各地积极将特色田园乡村与“三星级”康居乡村、美丽乡村试点示范、传统村落、苏北农房改善项目等已建成的各类示范村庄“串点、连线、成片”,以点带面发挥集聚效应。溧阳市在已有17个特色田园乡村试点的基础上,依托1号公路、重点景区、专业园区和特色片区,在全市规划了18个特色田园乡村组团,整合空间资源,集合发展优势,探索开展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南京市江宁区全域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放大集群效应。

王璇 王菁

2020年8月31日《中国建设报》专题3版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