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一种追求是极致的,那便是诗和远方。诗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心灵的避难所。远方则是未知的前路,是梦想的起点。诗和远方,如同生命中的两颗璀璨明珠,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所有人都有对诗和远方的憧憬,然而在现实中,受工作生活所限,并非每个人都置身于诗情画意的美景中,也并非随时都有可以开启一段说走就走的旅行。
为此,《中国国家地理》为国人打造了一方承载诗和远方的天地,在这里可以领略到贺兰山的远山如黛,黄河口的半江瑟瑟,喀拉峻的绿草如茵,嶂石岩的日照金山......还可以跟随岁月走进和煦春日的尼洋河谷,小满时节的尤溪梯田,金秋十月的昭苏盆地,岁暮隆冬的瀚海雾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国国家地理》中的诗和远方都有什么?
01
大美无言,美美与共
《中国国家地理》着眼于地理学的本质,几十年来致力于发现美、记录美、传播美、体验美,报道“差异之美”和“变化之美”。地理之美是自由的自然美,地理不仅需要科学理性的研究方法,更要在感性层面唤起公众对美的认知和感受。
《中国国家地理》中的图片多由精通地理的风光摄影师拍摄于人迹罕至的荒野绝境,代表了国内风光摄影的最高水平。《中国国家地理》一直采用全彩铜版纸印刷,最大限度地把“原汁原味”的地理之美呈现给读者。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在藏语中意为"雪山之神",在它的周围,13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一字排开,宛如雪神的仪仗队。图自2005年第10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石明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红色盐湖,如红宝石般艳丽。从特定角度看,像是一杯浓郁的红酒。图自2023年第12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王然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沙丘系统,巴丹吉林沙漠的高大沙山与湖泊群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学界至今仍存在争议。图自2023年第12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贺进一
位于南北疆交界处的天山硫磺沟是色彩的海洋,赭红中夹杂黄白黑绿等色,仿佛是大地的调色板,彩丘之美在这里得到了最为灿烂的绽放。图自2009年第7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郝沛
02
科学传媒的权威性和严谨性
《中国国家地理》依托中国科学院强大的科学支撑,以及科学家参与选题制作,确保了权威性和严谨性,极高的选题制作门槛使得其内容无法被模仿或替代。
因图片过于精美震撼,《中国国家地理》偶尔被误以为旅游杂志或摄影杂志,然而它却是一本由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传媒,在展示大美如斯的同时,还要讲述美景背后的地理科学和人文内涵。
作为科学传媒,《中国国家地理》热爱科学,但绝不迷信科学,科学永远都是阶段性或局部性正确,总是在批判、质疑中不断修正和进步。例如,沱沱河曾被业界视为长江正源,随着科考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后来发现,当曲才是长江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源流。
《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炳元在羌塘无人区考察。图自2020年第6期《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318国道专辑》考察队伍中的科学家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尹泽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渤生、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敬、四川大学教授石硕。图自2006年第10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高新宇
湖泊沉积学专家侯居峙(中)和象雄文明专家陈泠(左)参与《中国国家地理—西藏专辑》的选题制作。图自2014年第10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王宁
为了把与四合木相伴而生的物种拍摄清楚,植物学家和草原生态学家刘书润教授将样方内采集的标本逐一铺展在塑料膜上,有木蓼、霸王、沙葱和绵刺。图自2012年第10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王彤
03
对传统认知的颠覆
《中国国家地理》恪守内容为王的办刊理念,为了一个选题采编团队会实地考察上万公里,为了一张图片摄影师通常会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为了回馈读者,自2005年起对每年第10期杂志加厚不加价,这个传统至今坚持了整整二十年,此举在国内纸媒界绝无仅有。
《中国国家地理》物超所值的内容引领主流媒体和互联网,甚至颠覆人们的传统认知。读罢方知沙尘暴还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在极旱地区植树造林并不科学;倘若没有青藏高原的隆起,华东、华南地区将是一片荒漠......
夏至日,《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深入北回归线附近的天坑,为了捕捉到“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一现象的直观证据。图自2020年第7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向航
天山最高峰托木尔所在的托木尔区,因为聚集了15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以及全球最集中的山岳冰川,而被业内视为整个天山的高潮部分。地质奇观形成的鲜红,正好映衬出远处雪山的洁白和山麓草原的金黄。图自2013年第7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杨兆萍
岩浆在冷却凝固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在理想状态下,冷凝面上会形成规则的间距相等的收缩中心,因为120°的交角是物理上最稳固的排列方式,在平面上就会呈现若干个六边形,在垂直于冷凝面的方向上就形成六棱柱。图自2009年第8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Radios
04
发现美的眼睛
《中国国家地理》重建山水审美标准,建构和解读新景观,陪伴读者探索未知世界,为人们塑造发现美的眼睛。
在传统山水审美标准里,人们只知三山五岳之美,而不知我国西部极高山之美,更不知冰川、沙漠、雅丹、湿地之美。许多景观和现象古来有之,但并未被古人所发现,因为它们需要科学去建构、去命名、去解读。
几十年来《中国国家地理》陆续科学建构了蛇曲、环礁、云瀑、潮汐树、冲积扇等新景观,人们可以欣赏前人未曾欣赏过的风景,探索前人未曾探索过的世界。
艾肯泉被称为“大地之眼”,因为泉眼和周边由泉水中的矿物质沉淀而成的深红色纹路形似一只眼睛。图自2021年第7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王建军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里的雅丹地貌,风蚀槽具有流线型构造,平行于当地盛行风向。图自2017年第12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王金
糙面云如同一座倒置的山峰,与真正的山峰呈上下犬牙交错状。图自2019年第4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邓飞
陕北地区的沟谷型丹霞,颇似喀斯特天坑地貌。图自2021年第4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朴龙德
05
科学理性和思辨精神
世界观的匮乏源于地理知识的匮乏,地理世界里皆是一果多因、一因多果。森林到底该不该过度防火?鄂温克使鹿部落该不该定居?明朝后期的倭寇到底来自哪里?这些地理话题既传播了科学理性和思辨精神,又培养了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碎片信息时代,《中国国家地理》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科学理性和思辨精神,帮助国人回归深度思考。
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和塬墚峁等地貌的形成,图自2017年第10期《中国国家地理》
分层堆积的黄土,既形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又是解读古气候变化的“天书”。图自2017年第10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孙有彬
黑龙江漠河段在大地上画出了一个完美的“Ω”形的大湾。图自2023年第12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陈业伟
06
宏观视角和敬畏之心
地理科学赋予了人们宏观视角,纸上方寸便是万水千山,沧海桑田便横跨了无数人波澜壮阔的一生,让人们对自然多了几分敬畏之心。
《中国国家地理》科学的数据、地理的情怀、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以及用地图和插图真实再现科学情景,让选题既权威严谨又活泼有趣。
南美洲中部的气流示意图,图自2016年第6期《中国国家地理》
图自2022年第6期《中国国家地理》,绘图:陈磊
伊犁河谷三维地形图,图自2006年第11期《中国国家地理》
07
家国情怀
建构中国形象,凝聚家国情怀,发现科学趣味,赋予国人更多热爱祖国的理由是《中国国家地理》的媒体责任。
《中国国家地理》让国人知道,我国除了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我国南北跨度竟超过东西跨度;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玉麦乡有一群牧民几代人放牧戍边......
《中国国家地理》采编团队在制作《海洋专辑》时,将象征中国最南端的水晶标志物放在了曾母暗沙的礁顶,多年之后,这个水晶标志“长”在了礁石上。图自2021年第12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吴立新
杭州南宋九宫八卦田,宋高宗在此举行籍田之礼,祭祀先农。图自2022年第10期《中华遗产》,摄影:芮勤
色浦岗日又名萨普神山,位于比如县。对当地牧民而言,雪山、冰川、湖泊这些美景,只是他们家的后花园。图自2021年第11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温钧浩
喀拉峻草原上,浑厚而美丽的云层似乎紧贴着地面,萋萋芳草和满地鲜花宛如开在空中。图自2013年第10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陈渊
08
自由和趣味
地理世界的各种“行为”如大河奔流、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皆自由奔放,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
地理学科拥有天然的亲民属性,讲述老百姓家门口的事,在众多学科中,只有地理是专家和大众平分秋色的学科,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平民化的科学”,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吃穿用行柴米油盐背后皆是逸趣横生的地理话题,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趣味性。
在新疆昭苏,金灿灿的油菜花在雪山下次第绽放,使这里成为一片花的海洋。图自2022年第8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赖宇宁
黑瞎子岛一带的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中生活着大马哈鱼、鳌花鱼、鳊花鱼等多种鱼类。过去,当地渔民经常能在这里捕捞到一两米长的大鱼。图自2023年第12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王积信
东北一处胡萝卜田的剖面图,橙红色的硕大胡萝卜密密麻麻地挤在黑土之中。从清末至今,东北黑土在仅一百多年时间内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开垦,如今面临着严峻的退化和流失问题。图自2019年第11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许阳
江苏水网密布,接受着江河湖海的丰饶馈赠,图自《中国国家地理—江苏2023伴随高考录取专刊》,摄影:史安标
09
多元和包容
地理世界的多元塑造了千姿百态的景观,同一纬度下有荒漠有水乡,同一经度下有白昼有黑夜,同一海拔高度有森林有草甸。奔赴自然,觉长风之浩荡,探索山河,叹造物之神奇。
地理的差异之美让我们有机会欣赏到冰川与草原同框、雪山与繁花相拥的罕见景象。地理的变化之美让我们短短30年领略了三峡的河湖之变。只有印刷精美的纸质刊物才能将地理的差异之美和变化之美长期珍藏、传承。大美如斯永不过期,理性思辨永不过时,《中国国家地理》经常被读者连续几十年订阅。
“幼年”的长江充满了野性,处于自然演变状态。水与沙的纠缠博弈,打造了规模庞大的辫状水系,像是披在高原身上的一条条披肩。摄影:王宁
呼伦贝尔草原上空出现了酷似核爆炸蘑菇云的雷暴云,图自2022年第8期,摄影:陈刚
冰晕比彩虹更为罕见,是自然界最神奇的一类大气现象。图自2018年第7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孙国树
10
行走的魅力
我国拥有地球上最完整的自然地带和最丰富多样的景观类型,同时还拥有不可思议的生物多样性和璀璨夺目的多元文化。只要跟随《中国国家地理》踏上旅途,地理之美就无处不在。
从加乌拉山口遥望喜马拉雅山,在翻腾的云海之上,珠峰展露出了世界最高峰的雄姿。图自2022年第9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陈业伟
每年春季,从长江中下游流域迁徙而来的数千只白鹤飞抵向海、莫莫格等东北内陆湿地,短暂休息之后,它们将继续北上,飞往遥远的北极圈一带寻觅繁殖的乐土。图自2008年第10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周海翔
在距离楼兰古城90多公里处,摄影师拍摄到了能见度不到5米的特强沙尘暴,沙尘暴形成了气势磅礴的沙墙。图自2024年第3期《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孙志军
《中国国家地理》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地理科学传媒。创刊于1950年,恪守内容为王的办刊理念,用地理科学构建国家形象,凝聚家国情怀,一直深受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影响力人群的长期青睐。多次被官方选为用于对外展示中国新形象的“国家名片”,发行量长期稳居国内高端期刊榜首。
出行和探索未知的欲望,根植于彼岸有别于此岸,人类天生具有探知世界的好奇心,荒野始终在召唤着我们。然而,眼睛里看到的风景取决于对风景背后底蕴和内涵的认知。因此,遍览山河之前需要阅读足够的《中国国家地理》,用知识储备来武装眼睛,准备好了再出发。
白云苍狗,蜉蝣一生,远方不远,诗还很长。一篇微信文章无法道尽山河之美,最美的诗和远方皆在《中国国家地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收拾行囊,即刻出发。
《中国国家地理》全年订阅价:360元
邮发代号:2-806
邮政渠道订阅途径包括:
1、中国邮政全国所有营业网点;
2、中国邮政邮递员上门征订;
3、中国邮政微邮局公众号;
4、中国邮政网上营业厅;
5、11185邮政服务热线。
请在评论区分享关于“我与《中国国家地理》的小故事”,截至2024年11月13日17:00,点赞数前30名的用户将获赠《中国国家地理》帽子一顶。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677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19 时间:2024-01-08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第七天:听到没,孩子们的歌声已经唱响...
浏览:75 时间:2024-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