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悉达多》有感
邂逅一本好书,就像遇见一个朋友,都是心灵上的共鸣与收获!当我读到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时,立觉心胸豁然开朗,可谓爱不释手。
我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又在床上冥想了半个小时,整个人完全置身其中,书中悉达多的成长故事,我从前的人生经历,如同幻灯片一样闪过,虽然第一次读还没有完全领会这个德国人严谨的思辨过程,还没有融会贯通,但无疑拨云见日,解开了我此前心中的诸多疑问,明白了一些道理:
剧烈的思想冲突是必然的
悉达多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不是佛陀乔达摩*悉达多,但与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出生在古印度的婆罗门贵族。刚开始,衣食无忧的悉达多痛苦于对“阿特曼”(神圣的“自我”)的追求,他渴望像佛陀一样让“自我”达到完美的境界,可是内心欲望的那一个“自我”却无法通过做苦行的沙门去摒弃,两个“自我”的斗争让他痛苦不堪。
这让我想起大学时代的我,由纯洁单纯的高中校园一下走进混浊的现实社会,我努力去保留内心那可贵的纯真,同时也在努力地融入周围的现实。我曾一度想建立两个分裂的思想境界,上面一层是对完美高尚的追求,下面一层是积极入世的适者生存。无疑,现实的残酷强烈冲击着它们之间的界线,我也因此不停烦恼,不断自责。
但是在这本书的前言里,黑塞说,人格产生于彼此对立的两种力量——对个人生活的强烈渴望和周围环境使人屈从的要求。
这个德国人用他精妙的论述一言以蔽之,告诉我内心的剧烈冲突不过是成长过程必然要发生的事情,甚至是精神升华的“催化剂”和“推进剂”,试想火箭升空之时,怎能没有装药燃烧的痛苦,痛苦是因为我还活着,我还有追求,我还在进步,即使是挣扎在崩溃的边缘那依然是在前进的路上!
“弯路”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悉达多在遇见佛陀(乔达摩*悉达多)之后,他发现自己无法相信任何一种学说,因为即使佛教的教义再精妙也无法让人体会到佛陀顿悟过程的秘密。
毕竟,再精妙的语言也无法表达事物原来的含义,可以传授是只有知识而不是智慧。
一个人的智慧只有靠自己去悟,而悟就要有生活经历,有体验,要“试错”。
于是悉达多任由自己的欲望去放纵,吃、喝、嫖、赌,不可谓不堕落,不可谓不颓废,唯一值得称赞的是,他在放纵的过程中,他始终是以学习的心态去体验:向商人学习经商,向名妓学习情爱,向平凡的人学习低级趣味的追求,与其说是放纵,不如说是在让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去体验真实的世界,因为给予我们智慧的绝不仅仅是书本,而是这平凡世界里的一草一木,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记得以前与一个南华寺佛学院的沙弥交流时,他给我讲了禅宗的指月公案。
智慧如看天上的月亮,佛经、佛法、修行都是指着月亮的手指。手指只是指引了智慧的存在,而要真正得到智慧必须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看”的过程谁也无法代替,只能自己完成。
既然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我不能走你的路,正如你不能做我的梦,那么走在自己独一无二的、“弯弯曲曲”的路上,领会着自己无可替代的智慧体验又有什么值得畏惧、值得抱怨的呢?
同理,当我们看见别人在犯“错误”,走“弯路”时,也无须大惊小怪地强加干预,焉知那不是他了解自我、证悟智慧的康庄大道呢?
把整个时光轴纳入视线中
悉达多真正领悟到内心的平静,是他当“船夫”的日子。他学会了倾听河水的声音,通过河水看透世界。
“河水到处都是一样的,在源头,在河口,在瀑布,在渡口,在急流,在大海,在雪山,到处都一样,对于它只有现在,而没有将来的阴影”,他把万物的包容性扩展到更大的空间和时间里看,那么,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没有将来,一切都是现在,一切都只有本质。
今天的一块石头将风化成千百年后的泥土,泥土可以长成一棵树,树的果实可以供人食用,于是又转化成人的一部分,世间万物可以相互转化,世间万物包括人本身又都蕴含智慧,因此《金刚经》里佛陀对须菩提说,一粒恒河沙中包含了大千世界,祖宗六祖慧能说,心中自有万千佛,明心即可见性。
同样,佛陀所谓的圆寂涅槃,所谓的永生与超脱,不过是把瞬间看作永恒,把永恒看作瞬间,把痛苦看作快乐的前生,把快乐看作痛苦的结果,佛陀称作“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回到现实中,因为孩子睡觉吃饭哭闹不停,因为工作受到领导批评,甚至东西一时找不到,出门开车路太堵,都会让人烦恼报怨,但是跳出一时一地的局限来看,孩子长大离开后父母甚至会怀念他小时候天天缠着大人的时光,我们取得工作成绩以后也会感激那些曾经批评过、指导过我们的领导,东西找不到会让我们学会收纳整理房间,甚至拥堵的交通恰恰避免了一场因为超速引起的车祸。
所以,这些烦恼的事情无一不是因为我们局限于狭小的空间和短暂的时间来看问题造成的,倘若拥有把整个世界,整个时光轴纳入视线的心胸格局,内心将会格外平静!
爱让这个世界和谐统一
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一个还没有像佛陀、老庄那样超脱的人,如何能够拥有跳出世俗看大千世界的心胸格局呢?我们都懂得不少道理,可只要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依然无法摆脱烦恼!
就像悉达多,虽然从河水那里得到证悟,但是当他面对自己孩子追求世俗生活要离他而去时,他同样束手无策,痛苦万分。
这时作者让悉达多再次从河水那里寻找到答案,并借悉达多之口,从道家虚无主义的角度阐释了这一难题。他说,世界是人类没有办法穷尽的客观存在,是无法从语言上精确阐述的,又是对立统一的,每一个真理的反面同样是真实的,这不正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吗?
既然我们认为的好与坏、生与死、快乐与烦恼、幸福与悲惨、聪明与愚蠢都不像语言表达的那样准确,都不是完全对立的,甚至是合而一体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像爱“快乐”一样去热爱“烦恼”呢?
试看那些历史上超凡脱俗的圣人,他们就像暮年的悉达多一样,他们所做的就是爱这个世界,不去蔑视它,不憎恨它,包括不去蔑视、憎恨自己。他们能够带着关心、钦佩和敬畏去观察世界,却观察自己和所有的生命。
在这个境界上,我终于开始理解那些我曾经认为不可理喻甚至蔑视的圣人,如孔子、甘地。也更加明白宗教的教义虽然不同,或如佛教让人忍耐,或如道教让人逃避,或如基督让人忏悔,但都在教人去爱这个和谐统一的世界,通过超越个人的集体大爱去观察、去体会、去热爱世界,最终解决人的思想冲突,让人的内心回归平静。
在我看来,这种爱是敬畏的学习,是全身心的投入,是灵魂的皈依,也是爱已及人的奉献,是追求内心平静的必经之路。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695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24 时间:2024-01-08《中国猪业发展报告(2015)》(含2016年展望)发布...
浏览:88 时间:2024-08-08全球与中国烟熏肉市场增长趋势与机遇分析报告(含种类、应用、企...
浏览:6 时间:2024-11-18这一站,济南!您有一份开心麻花寄来的“寿宴邀请函”,请查收!...
浏览:4 时间:202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