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陈逸飞:海上“繁花”梦里寻

2024-01-17

发布于:北京市

原标题:陈逸飞:海上“繁花”梦里寻

来源:1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闵捷

最近,王家卫执导的电视连续剧《繁花》在全国热播,这部跨年大戏巧妙地运用了很多海派文化元素,包括陈逸飞的油画“海上旧梦”系列中《玉堂春暖》(这幅油画曾经拍出过1.495亿的天价)、《笼中女人5》,以及“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聚焦》,都出现在剧中黄河路上的至真园大酒楼里。而随着《繁花》收视率的飙升,陈逸飞的名字也再次被人们提起。

27年前,我曾在北京采访过陈逸飞先生,那年他51岁,精力充沛,目光坚定,正在为第二天就要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陈逸飞回顾展”做着最后的准备。如今回忆起来,那正是他生命中的黄金岁月。

陈逸飞在执导电影《理发师》。资料片

过目难忘的《长笛手》

1997年1月一个冬日的下午,在北京饭店贵宾楼的一个小客厅里,我第一次见到从美国回来、首次在国内办个人画展的陈逸飞。那时他在海内外画坛已是声名鹊起,尤其是那幅《故乡的回忆》。而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幅“吹长笛的女子”(《长笛手》),黑色的背景、柔和的光线、金色的头发、优雅而安详的神态、墨绿色的长裙……第一次看到这幅作品时,它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目光,令我在凝视它的一瞬间入了神,仿佛听到长笛那美妙的音色。那是我看到的第一幅陈逸飞的作品,也从此记住了这位画家的名字。

约好的采访大约在下午三四点钟,因为是第一次在国内办大型个人画展,陈逸飞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精力,很多事情他都亲力亲为,所以开展之前格外忙碌。借着他刚从纽约回来的由头,我们就从纽约谈起。纽约在我的生命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我在那里住过两年,回国之后我发表的三篇小说都是以纽约为背景的,比如《纽约的天空》《浮云》等。所以,谈起纽约,我们立刻都兴奋起来。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我们居然还是校友——都曾在纽约大学学习过,只是他比我早了七八年。这层关系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观众在陈逸飞和魏景山合作的画作《攻占总统府》前留影。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回忆起当年留学美国的经历,坐在沙发上的陈逸飞,目光转向远方,陷入回忆。午后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温馨而悠远。“我出国时口袋里只有80美元,你知道上世纪80年代出国时的换汇额度只有那么一点点。所以到了纽约生活相当拮据,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在连接曼哈顿和皇后区的皇后大桥上走,那是汽车通行的桥,根本没有人行道,非常危险。”当时学习艺术的学生非常苦,拿到一点奖学金已是不易,生活费则完全要靠自己挣。后来陈逸飞在罗耶艺术修复与装裱公司找到一份修复名画的工作,因此近距离接触到大量西方名画家的作品,最有名的是毕加索的,这份工作令他对西画制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做得很出色,拿到2500美元的报酬。这对当时的穷学生陈逸飞来说是一大笔钱,他当即决定到欧洲旅行一趟。

陈逸飞油画作品《透视装女》(1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说到这里,陈逸飞的眼睛亮了起来。那个暑假,他日夜兼程,白天看美术馆、博物馆,晚上坐火车奔赴下一个城市,连住宿钱都省了不少。从欧洲回到纽约,再拿起画笔修复名画,他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不能专注于这份工作——欧洲艺术之旅的余味在他体内慢慢发酵,故乡江南水乡的风景总在他脑海里浮现。他又有了创作的冲动,这股被异乡谋生的重担压抑了很久的创作欲望来得如此强烈,他毅然辞去报酬优厚的工作,专程返回故乡收集素材,全身心投入创作。不久后,他画出了第一批“故乡”系列作品。

一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陈逸飞谈锋正健,但是他傍晚约了老朋友过来吃饭,采访不得不就此打住。他索性邀我一同参加聚会,席间还可以继续聊。那一晚我就坐在他边上,吃的什么饭、来的什么人大都不记得了,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谈话和故事里,因为饭桌上不方便记笔记,我就努力用心记住他说的每一句话。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下午和傍晚。与陈逸飞告别之后,长安街已是华灯初上,隆冬的北京寒意正浓,而我心里的感觉却像电影散场之后,意犹未尽,片尾曲还在耳畔回荡。生活中值得记住的夜晚并不多,那晚算是一个。

陈逸飞创作雕塑《上海少女》。新华社发

不久后,“陈逸飞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我在开幕式上再次见到了他。 而此时摄像机、话筒“簇拥”着他,我心中暗自庆幸我的采访已经完成,此时可以专心看画了。我仔仔细细地观看了那幅让我第一眼就过目难忘的《长笛手》,原作画面上朦朦胧胧地笼罩着一种神秘感,而那吹长笛的金发女乐手的美是那么意味绵长又真真切切。我在这幅画前站了很久,仔细观赏每一个细节。后来我才知道,这幅画是陈逸飞最受人喜爱的作品之一,是他留美时期的代表作,展览的请柬上印的就是这幅画。当年,一位慧眼识宝的年轻人花了十几万美元买下它,后来被香港画廊以200多万美元买走。

1997年回国做了回顾展后,陈逸飞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也从专心绘画到跨界拍电影、设计时装并建立自己的品牌,做得风生水起。我们也再没有见过面。

2005年4月10日,陈逸飞在上海猝然长逝,令人震惊不已。惊愕之余我找到了他的老朋友、时任中央美院壁画系主任的孙景波,他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与陈逸飞在一起。从他的追忆中,我又了解到陈逸飞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和更广阔的艺术空间里的丰富人生。孙景波说,陈逸飞在他事业正值辉煌之际突然去世,这对中国美术界和文化界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那次采访之后我写了《“大美术观”成就陈逸飞一生传奇》的新闻稿向海外播发,产生很大反响。

陈逸飞在他的“西藏组画”前留影。资料片

对上海情有独钟

1946年4月12日,陈逸飞出生在浙江省宁海县一个书香之家,其父陈庚赉是一位化学工程师。这一年,父亲带着全家乘船离开家乡,迁居上海。童年时代,母亲范雅芳是陈逸飞的艺术启蒙老师,在她的影响下,陈逸飞对宗教绘画、雕塑、节庆以及管风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少年时代,陈逸飞的绘画天赋在学校里得以显现,经常以母亲购买的蔬菜、水果为对象写生。1960年,他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预科,接受严格的美术基本功训练,提高很快。那时他经常到附近的乡村写生,尤其喜爱清晨和黄昏的景色。这种偏爱一直延续到他中年的作品中。

工作人员在介绍陈逸飞的作品《红旗之一》。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1963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陈逸飞升入该校大学部油画专业继续深造。大学时代的陈逸飞大量临摹前苏联画家列维坦、列宾、塞洛夫、苏里柯夫以及罗马尼亚画家科内流·巴巴的作品。其中,他最推崇的画家就是科内流·巴巴。1968年,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成立,陈逸飞提前两年毕业,成为该工作室首批专业画家。

故乡在陈逸飞的心目中是非常美好的,这在他日后创作的水乡石桥、江南遗韵中得到充分体现。陈逸飞说,他对上海情有独钟。他的好友、著名作家余秋雨曾撰文指出:“上海使陈逸飞具有一种学院派的端庄,又在端庄里兼容着灵敏和鲜活。这种内在素质,在美国就充分地展现出来了。陈逸飞在美国作画的几个惯常题材:陈旧水乡、古典仕女、音乐人物,几乎没有与上海有直接关系,但这中间可以看到他的一种文化态度,而这种文化态度与上海有关。上海讲宽容,上海讲怀旧,上海讲唯美,上海讲平静,上海讲那种既高贵又平民的精神风味,上海讲那种来自历史又不执着于历史的放松姿态。”“中国的历史图像和地理图像,陈逸飞经过上海式的中转、改造,变成了一种美丽的怀旧意绪,就很容易被国际社会所感受了。”

观众在陈逸飞文献展上。新华社记者任珑摄

1984年,陈逸飞以水乡周庄双桥为素材创作了油画《故乡的回忆》,纽约著名的哈默画廊投资人哈默博士访问中国时,将其作为礼物赠送给邓小平,一时传为佳话。陈逸飞笔下的周庄古镇,也从此声名鹊起。

绘画之外

陈逸飞自认是在东西方艺术之间架桥的人,他的“女音乐家”系列绝大多数以西方女性为主人公,画面处理不失传统,精确的技巧归功于他对画面锲而不舍的钻研。画家的作品于是被置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这种不同寻常的二元组合,乃是陈逸飞的特性所在。

上海有其传统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新兴城市,有新文化,新老交替,这种微妙的感觉,单凭油画笔很难表达。于是陈逸飞又开始尝试拍电影。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间,他将绘画艺术延伸到电影、时装、杂志乃至设计领域,并积极投入商业运作,这是他后来备受关注、也受到争议的原因。

观众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欣赏陈逸飞的作品《黄河颂》。新华社记者 任正来 摄

1992年,陈逸飞拍摄了他的电影处女作《海上旧梦》,他以画家的身份进入电影界,以画家的眼光描述世界,其人物形象和色调处理沿袭了他一贯的浪漫写实风格,成为中国诗化电影的一个典范。陈逸飞认为,拍电影与绘画全然是一回事,电影就是流动的画面,摄影机即是画笔,拍电影就是将画笔延伸到银幕这块大画布上作画。

两年之后,陈逸飞又导演了故事片《人约黄昏》。1996年,他执导了第三部电影、艺术纪录片《逃往上海》,这是一部描写犹太人在二战中从欧洲逃往上海的真实故事。此后的电影《理发师》却是一波三折,先是选角风波,后又是资金问题。虽然后来已拍完三分之二,但代价却是陈逸飞心力交瘁,乃至撒手人寰。

孙景波曾经回忆,《理发师》是陈逸飞一生中遇到的比较大的挫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电影制作的诸多环节中能感觉到他的力不从心。电影开机时正值江南多雨季节,敬业的陈逸飞实在是操劳过度,“太可惜了”。

陈逸飞是一个多才多艺、精力充沛的人,他对当代文化的诸多领域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陈逸飞的艺术实践是具有开拓性的,虽然这种开拓性不一定被认可。陈逸飞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后期的“大视觉艺术”,是兴之所致、为所欲为并乐在其中。

但陈逸飞自认主业是绘画,所以他的画笔一直没有停下。他生命中最后两年的作品,主要集中在上海题材和西藏题材。

陈逸飞离开这个世界已经19年了。荣耀已是过眼云烟,但他留下的作品至今依然备受公众喜爱。如今,在《繁花》中再次看到陈逸飞的作品,让我再次回忆起1997年1月那个难忘的下午,他谈笑风生、真诚率性,如此温暖亲切,令人回味悠长。

监制:姜锦铭 | 责编:刘小草、吉玲、刘梦妮、雷琨、赵岑 | 校对:饶小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