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常常被称为代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生哲学”的哲学家,其哲学来源于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的世界观。叔本华把人的生活视作苦难。人的生活中虽然充满了欲望,但由于这些欲望永远无法得到满足,因此人类只能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但是这种欲望并非来自个人。
人类个体只是世界根本意志,即构成世界根源的巨大欲望,在其实现的过程中分化为个体化的实体,因此支配着我们的欲望也仅仅是世界意志的个体化表现。在这种世界观中,人类个体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只是世界这个浩瀚大海中的一抹浪花。所有人既是个体,同时也是与整个世界密不可分的存在。
对叔本华来说,没有任何办法能够完全摆脱痛苦。我们需要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作为世界意志的个体化存在,将永远无法摆脱把我们推向痛苦的欲望,当我们脱离个体层面,达到能够用纯粹直观去认识世界和事物之时,才能够超越人生的苦难。
叔本华还认为,通过艺术体验,即使是暂时的,但也能够摆脱这种痛苦片刻。建筑、雕塑、绘画、文学和音乐,以它们各自的方式,使我们认识到世界唯一的根本存在和构成世界现象的根本内容是意志。因此,艺术能够帮助我们从生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尼采的第一部主要著作《悲剧的诞生》(Die Geburt derTragödie, 1872)正是始于这一观点,即通过艺术克服生活的可能性。根据尼采的说法,古希腊人深知生活是痛苦的。奥林匹斯山作为众神居住的世界,也是能够忘却生活痛苦的另一个世界,而酒神节则是为了摆脱痛苦而进行的祭祀仪式。在祭祀酒神和陶醉之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上,希腊人得以跨越个体化所造成的个体间界限,聚集起来与原始的自然再次融为一体,从而摆脱生活的痛苦。
根据尼采的说法,古希腊悲剧是一种可以让狄俄尼索斯的祭祀仪式与阿波罗的艺术形式相结合,让人们摆脱生活痛苦的理想艺术形态。
叔本华和尼采对世界原理的认识或是通过艺术克服人生的观点是无法在《德米安》中找到的。但是每个人作为世界或是总体的自然个体化的存在,只有脱离个体化状态回归自然,才能摆脱生活的痛苦这一基本思想,与《德米安》中体现的黑塞的人类观是一脉相传的。人类虽然是个体化的存在,但是从根本上来看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与总体的世界密不可分的,或是我们认为的“我”这个个体是渺小而无力的存在,但是作为自然中的一种存在,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却拥有整个世界。这种微观宇宙思想将黑塞与尼采和叔本华连为一体。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696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26 时间:2024-01-08我市首家无障碍借阅室和盲人影屋成立 让视障人士的“诗和远方”...
浏览:53 时间:2024-08-21全球与中国烟熏肉市场增长趋势与机遇分析报告(含种类、应用、企...
浏览:8 时间:2024-11-18这一站,济南!您有一份开心麻花寄来的“寿宴邀请函”,请查收!...
浏览:6 时间:202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