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评·《第七天》 | 孟京辉的死亡游戏

2024-08-30

评·《第七天》 | 孟京辉的死亡游戏

2023-03-30 21:00

发布于:上海市

在孟京辉的戏剧《茶馆》的开头,演员们用全身的力量,嘶吼出了老舍先生笔下,第一幕的全部台词;在《活着》幕启时,黄渤从叙述者的角度直接走上舞台,进入角色;《第七天》始于一段长时间的跳绳,以所有演员直视观众结束。这三部作品刚好构成了一个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阐释序列。然而很可惜,即便有美丽和动人的叙述,但与前两部作品的文本力量/舞台呈现相比,《第七天》无疑是最弱的。

孟京辉急于将自己的美学积累全部散发在台上:齿轮组成的钟表、骷髅组成的人群、玛丽莲·梦露的画像......

不过我能明显地感到,《第七天》是用一种吟诵的方式来呈现的。

这是孟京辉对余华原著的 诗意化处理。从表面上看,全剧是以男主人公杨飞的视角呈现的,但仔细观察,观众会发现所有剧情的推进,所有的故事,其实都是用复述和吟诵完成。我们可以将陈明昊在开场十多分钟的跳绳视为导演对整部剧节奏的一种把控——慢慢地将观众引入到《第七天》的叙事引力中。

当大幕拉开,近乎全白的舞台让人想起天堂的景象,导演在这里有意使用了某种近乎于圣乐的钢琴伴奏。这背后的寓意无疑是明显的:过去被称为火葬场,如今被称作殡仪馆的地方,是存放人们生前故事和灵魂的天堂。

在《第七天》原著中,社会议题是较为重要的部分。在孟京辉的舞台上,演员多用吟诵的方式讲出,而非演绎。这包括女孩为了一台手机从高楼跳楼的段落,包括因揭露丑闻而被车撞死的普通人的段落......

在舞台美术方面,与《活着》和《茶馆》相比,《第七天》舞美的附属感较强。

因为在《活着》中,沟壑般的舞台是为战争和命运多舛的人生设计的,相得益彰;在《茶馆》中,巨大的钢铁之轮是为最后的祭奠仪式设计的。而《第七天》中舞美最具意向性的表达可能就是倒转的时钟,而其他的装置,功能性却较弱。甚至在结尾处漫天的黑纸,似乎也是一种苍白的,指向不明的表达。

在我看来,《第七天》处理了三个议题。

第一部分是 杨飞的个人回忆。这其中有他和妻子、父亲的回忆。在导演的改编中,在父亲的展现段落中,着重渲染了反对父权,追求自由的观点。这无形中和《酗酒者莫非》以及《狂人日记》分享了共同的视点。因为《酗酒者莫非》和《狂人日记》都是以一个弱者的精神世界为基础,它们也都处理了主人公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只是,孟京辉的展现方式远远称不上温柔......在回忆部分的呈现中,甚至是粗糙的。

第二部分则是 余华在原作中对社会议题所做的探讨。这一部分里,既有对死亡动人的叙述,但在某些段落中,对女性的态度是低劣而粗俗的。

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紧密相关,那就是 由杨飞和父亲关系延伸出来的,俄狄浦斯王的段落

我想起晚上坐在我旁边的是一名脏语者。我想对大多数观众来说,《第七天》恐怕给他们留下的,也是一种和脏语类似的感受。

然而,可贵的部分,同样可以看到:全场吟诵式的叙事,梅婷和陈明昊的表演可圈可点。也许走进剧场欣赏这部剧最好的方式便是抛开《第七天》的原著, 沉浸在导演所创造的情感世界中

-劇終-

杯满盈

希望能坚持写下去的戏剧圈边缘人士

落笔于2023年3月16日北京保利剧院观演后

配图为剧照

©️ Killarb、张悦、苗丹

有染·与美好发生关系

舞 台|艺 文|悦 音|映 像

more:

众人谈·致2022 | 那些作品,那些舞台,那些创作者

李歌看戏 | 2022优秀剧目榜

真好·癸卯戏言历 | 很有文化的周历,值得入

专访·庄一 | 当我把戏剧放入当代艺术的语境中来看

众人谈·年终 | 这一年剧场去得不多,书倒是没少看

众人谈·这段时间的戏剧人 | 我把生活当成创作,慢慢也成了习惯

更多阅读 可点击

张艾嘉 林怀民

佟欣雨 | 丁一滕 | 杨易

史依弘 | 蒋瑞征 | 黄俊达

沈伟 | 杜邦 | 冯英 | 段妮 | 熊源伟

桑吉加 黎星 张晋浩

大剧场版《枕头人》 | 《倾城之恋》 | 《沉默的真相》

《永不消逝的电波》

乌镇戏剧节

亚洲大厦| 进念二十面体

- 灵 魂 编 辑 部 -

执行编辑:五月初五

校稿:Miss Helen & Lucifer & Vane

责任编辑:Paula & Cheers

主编:许安琪 &阿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