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都江堰最长寿老人要过生了 116岁勤劳一生从不挑食

2024-09-05

都江堰最长寿老人要过生了 116岁勤劳一生从不挑食

社会新闻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6年07月05日 15:37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7月4日,都江堰安龙镇,天气好的时候,罗齐氏就会到房门口坐着休息。

7月4日,罗齐氏拿着专门烧制的寿碗连声说好。

  寿星档案

  姓名:罗齐氏 性别:女 年龄:116岁

  罗齐氏家住成都都江堰安龙镇何家社区,是都江堰最长寿的老人。老人的长寿秘诀除了勤快和心平气和之外,就是不挑食。每天早餐,罗齐氏要吃两个煎蛋和一个小蛋糕,午餐和晚饭,老人要吃一碗米饭,兑一些汤水,满满咽下,菜品从来不挑,家里人吃什么,她就吃什么。她还喜欢吃一些水果,比如葡萄、芒果,闲时喜欢含一颗冰糖在嘴里。

  天增岁月人增寿,成都都江堰安龙镇何家社区的长寿老人罗齐氏将在7月9日迎来116岁生日。

  罗齐氏其实并非老人的本名,因为早年间嫁到夫家,丈夫姓罗,她姓齐,所以被叫作“罗齐氏”。罗齐氏25岁时,同年同月生的丈夫却英年早逝,她悲痛,余生再未嫁,独自一人将孩子拉扯大。如今,她已是都江堰最长寿的老人。

  这两天,孙子、曾孙和玄孙都回来了,五代同堂,忙着为老人准备寿宴。屋檐下,罗齐氏老人端坐在藤椅上,口中含着一颗冰糖,看着儿孙满堂、嬉笑打骂,冰糖慢慢融化,甜意融入内心,融入时空。

  早餐吃两个煎蛋

  7月4日早上,成都都江堰安龙镇何家社区,林荫掩人、烟雨朦胧,一栋双层小楼跃然眼前,罗齐氏背靠藤椅,端坐檐下。

  小屋厨房里,87岁的儿媳汪玉琼在忙活,她拿出两个鸡蛋,“啪!”炒锅的边沿磕破鸡蛋,蛋清蛋黄在滚油里舞动,一分钟时间,两个热气腾腾的煎鸡蛋出锅。

  再加上一个小蛋糕,罗齐氏老人的早餐准备完毕,就着一杯开水,老人开始用餐。116岁的年纪,老人的牙齿还没有掉光,但剩下的一颗牙齿,已经无法将煎蛋咬碎,儿媳用筷子把煎蛋弄碎,一块一块喂给老人。

  用完早餐,老人会在藤椅上坐一会儿,儿媳陪她聊了会天,然后准备午饭,但大多数时间,老人是独自端坐,看天上云卷云舒。

  从茅草小屋、到三间砖瓦房、再到两层小楼,时间度过116年,房子修了一茬又一茬,女主人从来没换过,依然是罗齐氏。

  早年嫁入安龙镇

  端坐在藤椅上,老人的双脚并拢,但左脚的布鞋,明显有些弯曲。脱下布鞋,老人的左脚脚趾,纷纷向内侧弯曲,整个脚尖,弯曲成了一个弧度略为柔和的L形,三寸金莲,是旧时代留给她的一大痛楚。

  公元1901年,同时也是清光绪二十七年,农历六月初五,罗齐氏诞生于都江堰石羊镇一处农家院落中。她小名叫圆圆,是家中的大女儿,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在旧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仅仅在农村私塾读了两年书,她就回到家里帮着爹娘干农活。

  19岁那年,圆圆已经成了大姑娘,在8公里外的安龙镇,有一个名叫罗著福的小伙,为人仗义、勤劳肯干,和圆圆同年同月生。

  媒人撮合下,圆圆和罗著福成为一对眷侣。那一天,圆圆坐着4个人抬着的大花轿,踏入罗家,从此被叫做“罗齐氏”。

  大女儿不幸溺亡

  在旧时代农村,生子结婚、传宗接代,是年轻人的责任,很快,夫妻俩孕育出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

  长女溺亡的那天,罗齐氏老人记忆犹新,那是在她20岁时的夏天,村外河里发大水,她前去查看。临走时,家族中的一位小女孩在家中,陪着不满一岁的女儿玩耍。

  在四川老式民居里,堂屋的门槛都很高,幼女根本跨不过去,临走时,罗齐氏嘱咐小女孩,千万不要把幼女抱出门槛。但这位小女孩违背了叮嘱,把幼女抱出了门槛,之后,不幸发生了。在离家不远的一处稻田中,一位邻居发现了倒在水中的幼女,罗齐氏闻讯赶回家,但幼女已经在稻田中溺亡,没了气息。

  抱着已经没有气息的女儿,老人悲痛欲绝,亲友邻居的劝说,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她哭晕了过去。和丈夫从不吵嘴在罗齐氏眼里,丈夫是一个老实、勤劳的农家汉子,虽然家中条件还不错,但夫妻俩仍然拼了命在农田里做活,种水稻,增加家中的存粮。土匪为患,村里很多人家的粮食,时常被盗走,为了守住粮食,夫妻俩夜不能寐。

  直到今天,老人依旧记得,家中有几块耕地:“一块水田是一亩三分,另外一块七分,还有大的一块是两亩……”

  丈夫性格温和,几乎从不和罗齐氏吵嘴,“他对我很好,从不打骂。”回忆起这段爱情,老人的眼眸中,折射出一股幸福。

  但命运是无情的,在罗齐氏25岁时,丈夫得了病,走访医生给开了中药,并叮嘱不能吃哪些食物,不幸的是,丈夫罗著福偏偏不信,吃了医生说的禁忌食物,随即病倒,不久后在家中病床上离世,年仅25岁。

  “人勤快就有饭吃”

  25岁,在如今是一个年华正好、肆意青春的年纪。但同年同月生的丈夫猝然离去,让罗齐氏崩溃了,她无法相信这是真的,和公公婆婆一起以泪洗面。她难以想象,一个弱小的农村女子,又带着一个儿子,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下去。

  改嫁,并不被法律所禁止,“有的人死了丈夫,又改嫁,那种人,我看了都要笑。”她不知道什么是封建伦理,不知道什么是坚守贞操,她只知道,改嫁的人会被笑话。

  并且,她不愿改嫁,在她的意识里,一个女人,一辈子只能成一次亲,坐一次花轿,不然就是耻辱。从此,她孑然一身,再未婚嫁。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总会打开一扇窗。幸好,罗齐氏的家族中人是友好的,邻里是热心的,一个弱女子做不了的农活,邻居家人帮着干,辛辛苦苦将丈夫剩下的一丝血脉拉扯大。

  和老人的交谈中,老人总是重复一句话,“只要勤快,就有饭吃。”这是她的人生信条。

  五代同堂祝高寿

  116岁的罗齐氏老人,目前也是都江堰市最长寿的老人。因为上了年纪,腿脚不利索,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的,即便如此,身体还是不错的,头脑清晰、听力尚可,能回忆起不少往事。

  每天早上6点,她早早醒来,儿子儿媳会为她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餐。午餐和晚饭,老人还吃得下一碗大米饭,兑一些汤水,满满咽下,她不挑食,家人吃什么就吃什么。平时,家里就炒蒜薹、芹菜、空心菜这些家常菜,偶尔吃一片腊肉,她还喜欢吃一些水果,比如葡萄、芒果,再含一颗冰糖在嘴里。

  7月9日是老人116周岁生日,她的儿媳、孙子、曾孙和玄孙等共17名直系后代,五代同堂一起为她祝寿。院坝里,重孙子开车回家,车上载着订做的116岁大寿红瓷碗,瓷碗上的树木雕文,花红叶绿,碗有上百个,重孙子在一件件往屋里搬。屋檐下,罗齐氏老人端坐在藤椅上,口中依旧含着一颗冰糖,看着儿孙满堂、嬉笑打骂,冰糖慢慢融化,甜意融入内心,融入时空。

  新 闻 链 接

  四川长寿老人的高寿秘诀

  良好饮食习惯与家庭和睦

  其实,作为巴蜀之国的四川,气候温和、物产丰饶、人杰地灵,长寿老人也有很多。

  据四川省老龄办的数据,截至2014年,全省100岁以上的老人有4942人,比前一年又增加了224人,位于全国前列。华西都市报记者盘点发现,长寿老人之所以长寿,和自身饮食习惯、家庭和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成都双流太平街道119岁老人付素清

  一天三顿必须有回锅肉

  在四川成都双流太平街道,有一位119岁老人付素清,她是四川目前年龄最大的老人。

  老人喜欢吃粗粮和回锅肉,早上能吃一两稀饭,中午和下午分别能吃二两,一天三顿必须有回锅肉,而且主要是肥肉,心情好的时候,一小碗回锅肉她一天就吃完了。

  因为装有假牙,平时儿孙们递小半边苹果或梨给付素清,她也能慢慢地吃完,尤其是脆桃子和葡萄,有时候还要吃点花生。

  除炒回锅肉和自家种的蔬菜外,老人不太喜欢吃别的菜,也不愿意喝汤,鸡、鸭、鱼肉从来不碰。要是碰上哪天没有熬稀饭,她也能跟着家人吃干饭,吃的时候就给她倒一杯白开水就行了。

  宜宾筠连县113岁老人李九连

  “女婿孝顺是最大福气”

  李九连老人,113岁,是四川宜宾筠连县最长寿老人,36年来,老人一直由67岁的女婿杨文全照顾。

  每天早上起床,杨文全来到老人卧室,细心地为老人穿衣、梳头、洗漱。衣服有点冷,为了避免老人感冒,他总是先把老人的衣服,用火炉烤热,再给老人穿上,伺候老人起床后,他又赶着去做饭,全是老人喜欢吃的菜。

  老人生于1902年,有多个子女,但都没能够长大成人,后来,年近50的她,又生育了两个女儿,并抱养了一个儿子。但不幸再次降临,1979年,抱养的儿子也不幸离世。年近80岁的她,老伴早已去世,女儿出嫁、儿子去世,无人可以依靠。

  当时,两个女儿一起商量老人的赡养问题,大女婿杨文全二话不说,马上把岳母接到家中伺候生活。老人常说,这个孝顺女婿,是她这辈子最大的福气。本组稿件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李智摄影陈羽啸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