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余华《第七天》

2024-01-14
余华《第七天》——小人物的故事

  如果有人问起,我喜欢的作家,那里面一定会有余华。在高中的时候对余华老师的书十分狂热。但每次看完余华老师的书后,心里都十分难受,可能是书里的故事,可能是人物的刻画,都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

  “我感到自己像一颗回到森林的树,一滴回到河流的水,一粒回到泥土的尘埃。”

  《第七天》这是一个比《活着》更艰难的故事,一个比《兄弟》更绝望的故事。

  一开始获悉余华新书的名字叫《第七天》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圣经里面的创世七天,看完整本书后,才发现这个名字企图在吻合中国传统的“头七”,虽然书的前面写着了《旧约 创世纪》的句子。书的内容看似荒诞:写的是一个死去的灵魂在七天里的见闻和回忆。

《旧约·创世纪》


  当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已经迫不及待的一口气读完了。果真,再把绝望书写到淋漓尽致这一块,作家余华从未令我失望,从《兄弟》到《活着》的生不如死,到《第七天》的死了,每每看完都令我胸口如受重击,憋的透不过气,等到最后一幕的落下,往往等来的却是一句令人很透全身的悲哀。

  作者余华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故事主人公,杨飞在死后的七天里,每天都遇到不同和他一样在生活底层的人们,时时刻刻有人遭遇不同的事故导致死亡,来到了死无葬身之地。这里聚集着没钱买墓地的亡灵们,他们都,不过终究可以在这里获得他们所渴望的安宁,并与之前死去的家人,朋友 们相会直到在世的家人有钱帮助买墓地。

  书中关于儿女情长的描述最直击我的心灵。这本书的语言无辞藻之饰,无华丽可言。但是,最简单的词语,表达出最令人揪心的情感,这也许就是文字最初的灵魂吧。杨飞和李青的感情,终于三观不合。其实说“终” 并不正确——

  分别的时刻来到了,我向她挥了挥手,他上来紧紧抱住我,对我说:

  “我仍然爱你。”

  我说:“我永远爱你。”

  感情仍在,但是因为彼此不是所谓的一路人,选择了分开。但李青真的去追随到自己的未来了吗?并没有,最终他选择了自杀,并与杨飞在“这个世界”里相遇。对杨飞和李青的感情,确实会有很多人去进行不一样的评价。

  欲望,对女人来说,是贬义词吗?

  我认为并不是。其实我一直都认为,生活是别人的,我们真的无法对其评价太多。我们可以在别人处于迷茫时给人家意见,但是并不是说你的意见就是正确的,就是真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充当别人的“引路者”。但毕竟是“引”,而不是直接的指使。我们可以以经验和眼界选择摆在别人的面前,仅仅是分析,而不是教他怎么选择。

  没有人能够承担起别人的生活。

  生活都是有取舍的。

  也许你会说,两者兼得。但是鱼和熊掌,真的可以兼得吗?

  但也许你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多元生活。

  人生就是一部真人秀,没有台词,也没有NG

  一心踌躇满志的李青死了。她的梦想也都破灭了,没有梦想,也没有杨飞。他当初在选择离开杨飞的时候,他自己有想到是这个结局吗?没有。

  亲情和友情在冰冷的世界上留下了人性的温暖,但世间的悲剧却连续不断。在之后的四,五,六,七天里,杨飞在一路上聆听了许多亡灵的故事。有27个婴儿被丢入河中;鼠妹因男友买假iPhone给她而跳楼自杀;男友为她买目的而卖肾。

  “我”没有寿衣,只得穿着袖着前妻的名字的睡衣,在路上看到了陷入高官贪污的美丽前妻,看到因强拆楼房而死亡的人数被虚报……,至始至终,“我”也没有墓地,只是在阴阳两界游荡,再一遍的以上帝的视角观看“我”所经历的人生百态。在这些看似荒诞的故事中,却隐约寻觅到一丝真实。其实这就是事实,贪污腐败,阴暗等这些身边的见不得光的事情比比皆是,只是被隐藏在某一个角落,被余华接发出来罢了。

  然而作者的意图并不在这里,余华喜欢在绝望中给人留着希望,这本书也是。死去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他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这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在这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这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这里人人死而平等。

  在冰冷的世界里构建出来的暖巢,于残酷现实里流露真实的人性温暖。“死无葬身之地”为现实中的卑微小人物建立了一个乌托邦,用荒诞的变形计演绎出一种底层世界的冷暖人生。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