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已经死去的一切仍存在于我们心中的一座活坟墓”——雷尼伦(法)
谈到孤独,我们似乎并不陌生。精神的折磨苦难刻骨铭心,当那种感觉涌上心头,不禁仰天长叹:孤独难道是人类现代社会的魔咒吗?
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似乎并没有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带来解放,当孤独成为一种习惯,孤独成了社会的群体免疫,人生也似乎无法改变了,最终,我们不得不接受现实,喜欢于孤独为伍。
为什么孤独注定会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该何去何从?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这本书堪称“人类孤独的终极版”,讲述了现代文明转型过程中,一个家族几代人百余年的孤独经历。
书中的主人公乌苏拉和霍塞·阿卡迪亚·布恩地亚夫妇在中世纪之后迁徙到一个名叫马贡多地方,就如美国西部淘金城市一样,他们用双手建立起一座县城并在此繁衍生息,小城逐渐热闹起来。不幸地的是,布恩迪亚家族却无法摆脱一种奇怪的魔咒。
从家族第一代开始,他们出生的孩子身后就长着类似尾巴一样的东西,可能这是这个家庭近亲结婚的结果。这种奇怪的现象让主人公乌苏拉生活在家族繁衍的恐惧之中。然而,偷情、近亲、私生子,以及乖巧的男孩子长大后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在接下来的几代人中不断地循环上演,如魔咒般纠缠。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很多新奇的东西开始传到这个封闭而古老的中世纪小城,打破这个世外桃源的平静,当然,布恩迪亚家族也无法幸免。当一代代后人从那个单纯的古代世界走向未来的时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却被淹没在现代文明的尘埃中。一代新人换旧人,当人们纷纷奔向现代文明之时,这个偏安一隅的马贡多最终也消失在世界的尽头。
这样的故事,无疑是沉闷和压抑的,然而确实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真实写照。18世纪的出生于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也许正是经历了地理大发现和第一次科技革命那段令人类大书特书的世界变革。作者的观察极富前瞻性,思考超越了时空高度,其客观冷静的笔触以及对现实极富想象力的创作,无疑是伟大的。
《百年孤独》中,虽是在虚拟世界中讲述一个家族几代人的人生命运,实则是在控诉现代文明对旧世界的毁灭和打击,以及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无情摧残。
1、个人的伤痛: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生,说到最后,简单得只有生死两个字。但由于有了命运的浮沉,由于有了人世的冷暖,简单的过程才变得跌宕起伏,纷繁复杂。
在《百年孤独》,从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在寻找伟大发明的神秘真谛,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为战争的骗局和金制小鱼使性发狂,奥尔良诺第二晕头转向的欢闹中为孤独而奄奄一息,以及奥尔良诺和自己的姑姑相爱并走向最后的毁灭,串联出这个家族百余年来的悲惨人生。
他们每一代人都萌芽和成长于同一个中世纪传统的家庭中,却面对着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每个人的命运就在这种变化和不变的两种力量不断博弈中挣扎,就如同历史地棋子。而这一切全部用这个家族地女人们:乌苏拉、菲南达、阿玛兰卡。。。串起来,将这个世界地印迹深深蚀刻在整个家族的命运中。
说到底,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个人都是幸运的,他们成长在一个温和的家庭中,即使缺乏彼此之间的家庭关爱和温情,但是他们却通过婚外情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情依托;他们又都是不幸的,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妒忌和猜忌,让爱在这个家庭中缺位,每个人的内心充满了无可安放的孤独。
其实,一个家庭内部需要爱的滋养和保护。当个人的命运同家庭的命运捆绑在一起,而不能决定个人自己的命运的时候,这种无法自己选择自己命运的结果就是家庭悲剧的开始。
也许这就是封建社会的通病吧。即使在中国封建社会,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毛泽东在少年时代,其家父曾经为他取过妻子,也是十里八乡的有些名望家族的大家闺秀。
她过门之后,一直恪守妇道,为这个家族操劳维持,经常到田间低头为毛泽东送饭,然而,毛却一直未能同她圆房,直到两年后因病去世,如今她的坟冢一直静静的躺在毛先祖的分众边上,守护者这个家族。
很难想象,在她弥留之际,想到这悲惨的婚姻和人生命运,会是何等的凄凉。每个人的成长都如拨茧成蝶,其中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2、家族的命运
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直相信,原始家庭的基因会永远传递下去,直到灭亡。
《百年孤独》中,嫉妒、滥情、懒惰、冷漠、孤独、绝望和恐惧如梦魇一样,一直缠绕着这个家族的每一代人。其中,男人们在同社会的接触中,不断寻找着刺激和欢愉,从社会上寻找和创造这个家族的荣耀,而女人们则在怨恨和不满中与家庭和自己的命运做着反抗,但往往又不得不最终接受惨痛的现实。
马尔克斯通过一代代人都在表达着一个主题: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 是的,甚至连爱也不能。凡是领悟人生这样一种根本性孤独的人,便已经站到了一切人间欢爱的上方,爱得最热烈时也不会做爱的奴隶。
乌苏拉对羊皮卷的诅咒深信并恐惧着,所以她一次次的接受了孩子们的私情和带回来的私生子,她恐惧那些近亲婚姻带来的孩子畸形。同时,她带这个家族分支中每个孩子成年后做出的近似相同的变化和行为习以为常,她内心已经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马尔克斯的这种安排看起来有些荒谬,但是这种设想即使在现代社会也依然有所存在。家族命脉的传承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特质全部来源于我们的原始家庭。有一种体验测试就是让测试者将自己身上的特质(自己认为,或者别人贴的标签)一一列出来,然后再按照好的和不好的进行分类。再画出家族中的所有直系成员,并列出他们每个人身上的特质。
测试的结果往往非常准确,你会发现你身上的所有特质都来源与你的家庭成员。你可能会发现很多优秀的有点都来自你的母亲,很多不好的来自你的父亲,很多又会受到兄弟姐妹的影响和加强。你身上所有的一切都反应在这张关系图和网中。
所以,我们说人类是群居动物,但绝对不是孤立的个体,家庭是我们成长的第一个环境,我们都是家庭的产物。一个好的家族基因,对一个人的成长多么的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出生,我们的很多命运就已经注定了,这不是宿命论。
至于如何走出这种家庭的魔咒呢?马尔克斯固然没有给我们答案,这个家族的所有一切都伴随着世界的毁灭而消散。这多少有点宿命论,但是从最后阿玛兰塔·乌苏拉和奥尔良诺纯真的爱情中,却能寻得这个家族最终的归宿,他们找到了彼此精神的归宿,在毁灭之前。
3、历史的困局
我们常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压一切,留下来残花遍地,乐观者在其中捡拾美好,悲观者满眼都是残花败柳。
《百年孤独》中,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曾有这辉煌灿烂的人生。几十年离家,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一生革命三十余次,几经磨难,但当最后回到家乡,却不得不为了全镇人们的命运与当局做出妥协,这不仅招来大家的污蔑和嘲讽,却一直默默忍受,当垂垂老矣,他还想为了大家分期斗争的时候,他才发现,一切都发生改变,历史已经远远抛弃了他和他们。
奥尔良诺第二的人生也精彩缤纷。他具有很好的经商头脑和运气,不爱自己的妻子菲南达,去搬出去每天和自己的情人厮混,但却又离不开自己的爱人,也许为了孩子,也许内心良心使然。他养的家畜具有超凡的生殖力,他将自己的女人送到大城市读书,广结朋友,开Party,弹奏古琴,审过好不自在。然而, 最后却在穷困潦倒中感受着家道中落。
说到底,一个人的命运在历史大潮中终将被淹没,当人们还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或者用固有的思维和模式于新世界和社会打交道的时候,注定是失败的。个人和家族的命运都和历史发展紧紧绑在一起,奋起抗争,顺势而为,否则,只能在历史洪流中随波逐流,孤寂之后终将毁灭。
结束语
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百年孤独》一个充满惊喜和希望的开头,一个毁灭于虚幻的结尾。进一个世纪的跨度,亲手毁掉自己创造的一切,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什么都没有来过一样。
其实,历史往往就是这样,新鲜的、进步的事物中有其衰败和毁灭的时刻,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一个人这样,一个家族和社会阶段亦如此,概莫能外。
只是这样的结局,让那些刚处在现代化革命初期的人们怎样的心境,面对历史的大潮流,更多的是对过去的怀念,还是对未来不确定的默默接受?也许,和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社会急速发展带给我们的精神创颇为相似——在孤独中获得永生。
呜呼哀哉,梦里繁花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弦虽断,曲犹扬。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694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24 时间:2024-01-08全球与中国烟熏肉市场增长趋势与机遇分析报告(含种类、应用、企...
浏览:2 时间:2024-11-18这一站,济南!您有一份开心麻花寄来的“寿宴邀请函”,请查收!...
浏览:4 时间:202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