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马尔克斯:我发誓!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人出版《百年孤独》

2024-02-01

马尔克斯:我发誓!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人出版《百年孤独》

多年以后,当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中国大陆“合法”出版的时候,许多中国作家会想起很多年以前,第一次在《十月》杂志上读到这部名著的那个下午。

这不仅仅是对于《百年孤独》那脍炙人口的第一句话的戏仿,同时也说明了这部名著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对于一代中国作家的深刻影响。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被引进、介绍到国内的外国作家数不胜数,从昆德拉、福克纳到卡尔维诺、川端康成,乃至于近年来的村上春树、卡佛……他们在中国都拥有大量的拥趸或者写作上的“徒子徒孙”。

但论及影响力的深刻与长远,有谁能够超过马尔克斯呢?

恐怕没有。

时至今日,许多中国人对于哥伦比亚这个国家的知识,也仅限于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的“中国传人”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以盗版的形式“引进”马氏的《百年孤独》以后,马尔克斯和他的拉丁美洲同行开创的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就让刚刚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作家着迷。

当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写作手法传入中国以后,它给中国作家寻求创作上的突破提供了一根拐杖。

于是乎,我们便看到了莫言的《檀香刑》、《丰乳肥臀》等一系列作品,看到了张炜在《古船》之后立刻转型,写作了《九月寓言》和《刺猬歌》等等与“现实大相径庭”的“现实主义小说”,也看到了范稳等人将《百年孤独》的写法,借鉴进了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描述。


尽管莫言本人曾经声称,他是在最新版的《百年孤独》问世之后才“完整地读完了全书”,并且还指出了马尔克斯在写作上的种种“败笔”。尽管张炜也说过,他的超现实描写源于山东本地的、曾经孕育出《聊斋》的“齐文化”。

但对于读者而言,这样的“辩解”多少显得底气不足,起码在阅读经验上,这一批中国作家的作品是与《百年孤独》密不可分的。


马尔克斯的“狠话”

作为一个相对小众的“纯文学”作家,马尔克斯在中国文学领域和公众中的影响力可谓独步天下。不过,在很长段时间内,他的作品在中国的译介都是未经作者授权的。

20世纪80年代,国内翻译推出《百年孤独》并持续热销,但没有得到作者本人的授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1年。

1990年,马尔克斯与代理人到访北京和上海,随处可见的盗版作品惹恼了他。

马尔克斯放下了一句“狠话”: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自己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独》。


尽管这句“狠话”后来未能成真,但这一情节却是国内很多读者都耳熟能详的。

这句“狠话”不仅鞭笞了国内严重盗版现象,更鞭笞了我们脆弱的民族自尊心。于是人们开始反思,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如此难堪。

实际上,马尔克斯的棒喝,可以看作是他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而《百年孤独》在中国那一段未经授权的“旅程”,更是一笔巨大的遗产。


今时不同往日

《百年孤独》曾经是中国作家的指路明灯,对于这部名著的接受和思考,其过程本身也是折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轨迹的一面镜子。

书中的拉美世界,闭塞而压抑,和现代文明之间有着重重阻隔,中国在80年代以前的情况与之很类似,特别是在封闭的方面很类似,许多民俗和生活方式“缠绕”着人们。


但是30多年后的今天,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中国已经密切融入世界,和世界不再有隔膜,中国也一点不像《百年孤独》中的世界了。

而当年从高密起步的农民子弟,曾经的解放军青年作者莫言,如今已经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今天中国在全球的位置,是20世纪80年代的国人所无法想象的。今天的中国的现实,正在期望年轻的作者们用新的形式讲述这新的中国故事。

让我们最后再重温《百年孤独》中那个经典的开头,以此来缅怀这位大师:

“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的时候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一定会想起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