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语录 文学杂读 农贸分析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2024-02-11

发布于:山西省

原标题:随笔||《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白锦刚||青海

去年初,儿子送我2021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凡的世界》一套。首先被巨著精装腰带上“激励亿万青年的不朽经典”之推荐语所俘获;再一看,还附有15页的导读手册,这就更有利于阅读了。欣喜之余,即在每部扉页写下了“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几个字,并郑重地盖上了“乐耕堂”阅藏名章。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还在部队时,读过《平凡的世界》,三十年过去印象已不深了,闲暇时日重读这部巨著,至少在三个方面感受到了平凡中的伟大。

首先,小说作者路遥的人生经历不平凡。

路遥,原名王卫国,与新中国同龄,出生在陕北清涧县王家堡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7岁时因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岁时回乡务农,23岁时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并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省作协主办的《延河》杂志编辑。30岁时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在文学界崭露头角;32岁时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继而轰动全国,这一年正直1982年,改革开放的热潮席卷神州。

路遥未辜负时代。出身农村的他,写作素材基本来自农村生活,所以被誉为“中国当代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他始终认定自己“是一个农民血统的儿子”,坚信“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他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浮在他心里的永恒的诗意象征,每当创作进入低谷时,就独自去故乡的“毛乌素沙漠”,在那里审视自己,观照社会。他在卷一首页写下了“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深爱家乡,可见一斑。

《路遥传》记载,他在《平凡的世界》创作前的准备期间,为扩充视野、掌握资料,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包括近百部长篇小说,前后近十年的报纸以及其他相关书籍,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生活。同时,他还奔波于社会各阶层包括煤矿井下和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体验生活。第一部初稿的写作是在一个偏僻的煤矿医院开始的。从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可以看到他对文学事业执着的信心和创作时的艰辛。他创作第二部时,因生活没有规律,身体严重透支,病倒了。后来吃了百余副汤药,身体略有恢复,便依靠一股精神力量,继续泣泪(血)写出了深入骨髓的文字,并坚韧完成了第三部初稿。1991年,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一当代中国文学界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

路遥长期没日没夜地创作,加之那时的生活条件有限(这从路遥赴京参加颁奖大会借胞弟500元作路费就不难看出),终积劳成疾,又患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于1992年11月17日在西安病逝,年仅42岁。

201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路遥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2019年9月,《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19年9月,路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其次,小说本身不平凡。

始于1981年的茅盾文学奖评选和颁奖活动,至今共举办11届(作品为1977年-2022年),获奖长篇小说51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广大读者普遍认可的茅盾文学奖最值得一读的十部作品之一。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平凡的世界》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是全景式反映中国10年间城乡社会生活巨大历史性变迁、思想情感转型为背景的三部曲长篇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从1975年即开始创作,第一部于1986年出版,全书1988年5月完稿,1991年完成。该书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俩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物,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平凡的世界》,是用温暖的现实主义方式来讴歌普通劳动者的文学作品,与《人生》相比,更具有人性的高度,作家把苦难转化成了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纪录片《路遥》制片人吴建荣曾评价:《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给中国文学创造的神话。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陈忠实评价到:《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最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新课标必读书。延安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梁向阳说:这部小说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正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觉继承。这样的小说对底层奋斗者而言,无疑具有“灯塔效应”。

另从全国十余家知名出版社出版《平凡的世界》的热衷程度,也可感受到这部巨著的杰出性、持久性和影响力。并被列入“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依据原著改编的56集电视剧,同样震撼人心。

第三,小说塑造的主人公不平凡。

路遥和《平凡的世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关键还在于他的作品除“亲情、爱情、友情与乡亲”这条剪不断的线外,同时,为主人公始终贯注了昂扬的奋斗精神。

孙少平1975年上高一,那时我读高二,生活普遍贫苦,但对当时的开门办学、学工学农、“不学ABC照样当接班人”、“白卷先生”“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等现象,都感同身受。我们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其实竟然也不竟然,生存环境对人的制约和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孙少安、孙少平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但他们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其中,哥哥孙少安,长子的家庭责任和过早的承担世事,使得他难以走出土地和挣脱家族的束缚,成了农村变革的先觉者,挫折中建起了砖窑,是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而孙少平,务实,勇于听从精神的召唤,无论是吃着高梁面馍、喝着剩菜汤的高中生活,还是下地务农的农民生活,甚至走出土地后的打工、矿工生活,孙少平身上都昂扬着精神的高傲、挥洒着灵魂的矜持,是拥有现代文明知识、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他们的故事,构成了现实社会普通人人生奋斗的两极经验。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与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给读者烙下了深刻印象。

小说中还有如田晓霞、田润叶、贺秀莲、孙兰香等,都在不同的领域,留下了奋斗的足迹。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渺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和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迁,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之事。但路遥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这个人物,应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伟大的关于“平凡”的作品。其中有太多平凡的人,有太多不平凡的心,造就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他们在热情洋溢、充满青春朝气的年华,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社会的进步,不怕贫穷落后,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自己的理想,用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无瑕人品清如玉,有德诤言贵似金。”《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很值得一读再读。

2024.01.20于西宁

作家简介

白锦刚,甘肃榆中人,在部队和地方先后两个23年从事政工和党务工作。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青海诗词学会会员,西宁市作家协会会员,纯文学公众号“冬歌文苑”文学顾问。自2018年6月以来,于书刊纸媒网络公众号收录和发表散文、随笔、现代诗十多万字。多次参加征文分获一等奖、优秀奖。现居西宁。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投稿邮箱:183074113@qq.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随机推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