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恶性儿童事件被爆料出来:母亲失手将婴儿坠落扶梯,父亲大意将孩子闷死车内,儿童被拐卖、被虐待、被家暴、被性侵……作为弱势群体的儿童,始终处于一种动荡的境地。
最近,一段杭州三岁童模被母亲踢踹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爆出后,舆论不断发酵,从最初对虐童的质疑蔓延到了对整个童模行业乱象的反思。4月14日,媒体记者赴浙江湖州织里镇最大的童模摄影基地采访时,发现当地镇政府已经介入童模行业乱象调查,将干预和禁止违反儿童意愿的拍摄行为。
这些提前进入社会的孩子们,相比于同龄人,早早地意识到了“工作”的含义,甚至“日进斗金”。但伴随巨额利益而来的是“童年的消逝”。当大人们都在批判“996”工作制度的时候,许多童模的工作时间甚至超出了成人世界的限度。童模的身高有严格的限制,有些家长担心孩子长太快,会刻意控制孩子的进食与睡眠;而繁重枯燥的工作不免会让天性爱玩的孩子失去耐心,但哄好孩子所需的时间只会增加利益的耗损,于是有些父母会采取最直接的办法——打。童模的黄金年龄是3-6岁,正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关键阶段。但这些孩子们却过早地进入了成人的金钱世界。
更关键的问题是,如今的儿童们所面临的问题,绝不止于“童模”事件本身。如何真正地发现儿童、发展儿童,才是这许多事件背后的真正命题所在。今年正值五四100年,回溯百年前的五四,那时的新文化知识分子就开始了“儿童的发现”。周作人提出,要将儿童视为“完全的个人”,“承认儿童有独立的生活……客观地理解他们,并加以相当地尊重”。但是到了今天,我们看到,这依然是个艰巨的命题。
在《儿童生活中我是谁》这本被誉为学前教育领域的“百科全书”中,几位常年从事儿童教育的学者可以说回应了这一命题。这本书自1979年出版以来历经八次修订,对于许多现实问题,依然有很强的前瞻性与洞察力。尽管它的写作背景是美国社会,与中国的具体情境和文化背景存在一定差异,但依然有许多可资借鉴与反思之处。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儿童是一切思考的中心。
《儿童生活中我是谁》,作者:(美)斯蒂芬妮·菲尼、伊娃·莫拉维茨克、谢里·诺尔蒂,译者:洪秀敏、李晓巍、王兴华,商务印书馆 2019年3月
以下内容摘编自《儿童生活中我是谁》:
儿童成长,需要怎样的环境?
没有任何行为可以脱离环境。
——罗伯特·萨默(德国精神病学家、谱系专家)
有关儿童的研究已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在过去的75年中,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也因此对儿童有了更多的了解,理解儿童是如何成长和学习的,了解儿童发展的模式和顺序。这些研究也让我们懂得了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个体独特性,帮助我们识别那些促进或阻碍儿童发展的环境因素。
每个儿童都出生并成长于特定的家庭、文化和环境中。从生命第一天开始,儿童就受周围环境的塑造,并将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环境。
婴儿与主要照料者之间温暖、亲密、持续的关系是其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充满爱的照料是儿童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绪正常发展不可或缺的,也能让儿童对世界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在罗马尼亚孤儿院开展的一项经典研究发现,温暖的养育关系至关重要。尽管孤儿院为儿童提供规律的喂养和换洗服务,但是儿童和成人的交流有限,提供的玩具和参与的活动也很少。研究者发现,在这样的养育环境下,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明显滞后。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认为,与主要照料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形成的依恋是社会性和情绪健康发展的基础。他把“依恋”(attachment)定义为两个人之间紧密的情感纽带,并把婴儿的依恋划分为几个阶段。鲍尔比提出,婴儿生来就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可以吸引成人,并促进依恋关系的形成。婴儿的哭、凝视和微笑等行为能吸引照料者,从而有利于形成紧密的联系。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则把母婴依恋按照安全程度进行了区分,发现与不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相比,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更可能去独立探索、表现出积极的交往方式。近期的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与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强的相关性,母亲也不是唯一的依恋对象。除母亲以外,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与父亲和其他重要的照料者都可以形成紧密的多重依恋关系。
约翰·鲍尔比的依恋三部曲《依恋》《丧失》《分离》
《从神经细胞到左邻右舍》(From Neurons to Neighborhood)是一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著作,其核心结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健康发展的基础”。作者强调积极回应式的亲子互动非常重要,认为儿童的成长是在与他人的紧密联系中完成的,关怀体贴的成人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尤为关键。
From Neurons to Neighborhood
版本: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0
20世纪中叶以前,关于发展的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成熟是执行生物学预定计划的过程。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麦克维克·亨特(J. McVicker Hunt)1961年在其经典著作《智力与经验》(Intelligence and Experience)中对此提出质疑和反对,他引用了许多研究来说明早期经验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过去的60年间,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结论,并明确提出:5-6岁前的经验对儿童后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很关键。
在童年的某些阶段,消极经验或缺乏适当的刺激可能比其他阶段更易对发展造成严重且持久的损害。发展中的大脑是脆弱的,创伤或忽视会造成脑功能的损伤。当压力水平增高时,脑内会产生一种激素——皮质醇,过量的皮质醇会破坏脑细胞,造成脑密度降低。孕期抑郁、创伤、虐待或孕期接触诸如可卡因、尼古丁和酒精等物质都可能对大脑发育造成持久的损害。研究表明,如果儿童长时间处于高压力环境中,他们的注意、记忆和自我管理能力都较差。
在教育者瑞吉欧·埃米莉亚(Regio Emilia)眼中,环境是儿童的“第三位老师”,它不仅是有力的教学工具,也是家庭的可视标志,能够为儿童提供恰当的体验。环境应该契合儿童的需要,并且支撑教育者的教育观和发展目标。因此在做出选择时,必须首先问自己三个最基本的问题:
1.这种环境是否适合儿童的年龄、发展阶段、特点、社区、家庭以及文化特色?是否能够反映这些孩子的角色?是否安全、健康?
2.它是否能在身体上、社会性上、情感上和智力上吸引这些孩子?它是否包含能够激发儿童求知欲的要素?
3.这种环境能否支撑来到这里的所有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儿童之间、成人和儿童之间以及成人之间的关系。
因《小鬼当家》成名的小演员麦考利·卡尔金因缺少家庭关怀走上歧途,他的父母离婚时曾因天价片酬争夺他的抚养权。
提供必要的健康、安全和幸福感
对于孩子来说,能让他爱上这个世界的地方就是一个最棒的地方。
——伊丽莎白·普雷斯科特(美国作家)
在我们为幼儿制定的众多目标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获得幸福感——身体、心智和精神的全面健康状态。
对于儿童的整体幸福而言,还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但是,什么是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儿童的发展和幸福包括多个方面——心理健康、社会技能学习、身体和大脑发育以及智力发展。当我们为儿童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他们就能保持健康状态。
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是一种常识。它包括保护儿童远离危险;有效地监护儿童;保证儿童能享用到有营养的食物、水以及健康所需的干净设施;教会儿童遵守安全和健康常规。这些事情乍看简单,实际则不然,在照顾一群幼儿的过程中将这些一一落实是富有挑战性的。为了帮助儿童学会保护自身安全,你需要从儿童的视角来观察世界。
反映虐童事件的电影《美国田园下的罪恶》(2007)。1965年,年仅16岁的西尔维亚被寄宿家庭和邻居的孩子共同虐待致死,负责这起事件的检察官称它为“发生在印第安纳州的最可怕的犯罪事件”。
确保儿童的生理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儿童的心理安全与健康的需求。如此儿童才能获得幸福感。正如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醒我们,只有很好地满足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后,他们才能成长为有爱、好奇、有竞争力的人。当你和儿童及其家庭建立了彼此尊重的关系后,儿童就体验到了心理安全和整体的幸福感。当你为儿童营造了一个鼓励探索并允许犯错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后,儿童会获得安全感以及积极探索和学习的勇气。
身体的接触,比如轻轻地摇晃婴儿或学步儿,轻轻地拍拍后背,或者关爱地拥抱大一点的儿童,都是在告诉孩子,他们是安全的,并且被关爱着。婴儿来到这个世界后,需要被成人拥抱并轻抚才能生存和成长。充满爱意的触摸会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在整个学龄前阶段,身体接触一直在儿童的生理、社会性、情感和认知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照料者建立积极的纽带联结十分重要,这将有助于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能力的发展。某些幼儿园采取“无触摸”政策,这或许是为了规避虐待儿童的嫌疑。但这种“无触摸”政策是不合适的,它实际上剥夺了年幼儿童从温柔的拥抱、偎依或轻拍中获得的益处。1996年,美国幼儿教育协会的一份声明中强调:
“无触摸”政策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认识到触摸对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触摸对婴儿和学步儿具有特殊的意义。温暖的、回应式的触摸向儿童传达了关注和关怀之情,适用于任何年龄的儿童。成人应当保持敏感性,确保自己的触摸(比如轻拍后背、拥抱或抚摸儿童的头发)被儿童喜欢,且适合儿童的个性和文化经验。在园所和幼儿家庭间就触摸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慎重的开放式交流,有助于双方达成共识,使得触摸在保教过程中作为一种可接受的方式,表达成人对儿童的尊重和支持。
但成长于21世纪的儿童,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暴力事件。所有儿童都受到了不断增长的、弥漫全社会的暴力事件的影响,导致许多儿童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研究表明,从暴力行为对儿童健康发展的影响来看,儿童年龄越小,受到的威胁越严重。
根据《儿童权利公约》改编的绘本《孩子的权利》书籍内页。
《孩子的权利》,作者:(法)阿兰·塞尔/文、奥赫丽亚·弗提/图,译者:武娟,蒲公英童书馆 |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14年11月
身体保护和安全需要对每个儿童来说都是基本的、不可或缺的。直接接触或通过电视和其他媒体间接接触暴力情境,都会削弱儿童的安全感以及社交和情绪能力。教会儿童如何避免虐待,以及在虐待发生时寻求帮助,这也是保护儿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教会儿童避免虐待?当你向孩子们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欣赏并尊重他们的感受、价值观和文化时,你就为他们获得保护自己不受虐待的技能奠定了基础。这样的关系让儿童有安全感,让他们能和信任的成人分享自己的担忧和感受。让孩子们知道别人永远无权伤害他们。教给儿童受到其他儿童或成人的人身侵害时要坚决抵制,并大声说:“不,你不能这么对我!”这需要你尊重儿童的感受,邀请他们共同合作而不是一味强调顺从。除非儿童处于安全受到威胁的危急时刻,其他情况下要避免对儿童使用武力(比如拎起儿童强制他们去不想去的地方)。
让年幼的儿童提供被虐待的证据是不可能的。任何课程活动、课程方法或策略都无法保证儿童的安全。虽然有几种常用的方法是专门用来防止虐待儿童的,这些方法的焦点是教给儿童隐私部位的概念、学会区分正当接触和非正当接触,了解来自陌生人的危险等,但这些策略可能会误导、警醒或唤起儿童的好奇心。这些方法倾向于将责任推给力量相对较弱的孩子,而不是由成人来承担相应的责任。有效的儿童虐待防范需要儿童持续学习,而非一次性的“疫苗接种”。
如何给儿童提供“人本主义教育”?
一般认为,在西方国家,学前教育作为一个专业领域起源于19世纪初的欧洲。但当今幼教机构中的很多价值观和实践,均是由一些儿童观和育儿观发展而来的,这些观念代代相传,也受到历史上宗教领袖、哲学家、学者、社会改革家和教育家观点的影响。
当今许多教育机构都植根于人本主义教育取向,人本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关注人类的价值、潜能、幸福和利益。秉承人本主义传统的教育者会关注诸如尊重人的尊严、教育在儿童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心灵和身体的关系、观察儿童的价值、游戏在发展中的重要性、支持个人自由、家庭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问题。一些教育改革家主张,应普及全民教育,而不只为男性或富人提供教育机会。一些人认为儿童期本身就是一个宝贵的阶段,而不只是为成年期做准备。所有这些观点都能从古希腊和罗马的思想中找到源头,并且在后来的许多历史阶段(尤其是19世纪和20世纪)得以复兴并丰富,至今仍有影响。
为了全面公正地看待历史,我们有必要明确,今天的儿童观是几个世纪以来社会和经济变迁的产物。关于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该如何教育儿童,过去曾经盛行许多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观点。在西方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个曾经流行的观点认为:儿童是小大人,童年只不过是到达作为一个成人才有的那种更令人满意的状态必须要经历的阶段而已。
《秦汉儿童的世界》,作者:王子今,版本:中华书局 2018年5月
人本主义思想被接受得十分缓慢,尤其在其萌芽阶段。这些人本主义的创始人往往被认为是激进的,受到了人们的怀疑和抵制。历史上,人本主义思想只有有限的几次占据幼儿教育的主导地位。现在,在美国以及世界上很多其他地区,人本主义传统依然还有影响力。
二十世纪初的一些教育运动和观点对美国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学前教育领域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这些运动包括德国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英国麦克米伦姐妹创立的托育学校,以及在美国受进步政治运动和杜威哲学思想影响而兴起的进步教育运动。尽管这些运动发生在不同地方,目的分别是要解决不同的社会和教育需求,但这三者有一些共性——也是前面提到的很多教育改革的共同特点——都强调对儿童关怀和尊重的态度。
此外,20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三种教育模式与幼儿园运动、托育学校以及进步教育的思想和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处。每一种模式都是由有创造性的思想家提出的,并且都为已有的教育模式增加了一些重要的新元素。这三种教育模式分别是意大利的玛利亚·蒙台梭利提出的蒙台梭利教学法,德国鲁道夫·斯坦纳开创的华德福教育法以及意大利的洛里斯·马拉古兹创立的瑞吉欧教育法。每一种模式都对教育观念和实践有深刻的影响,今天有很多学前教育方案都是借鉴甚至直接套用这几种教育模式。每一种教育模式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包括儿童观、课程内容、教学法、环境创设以及教师角色。
可点击表格放大阅读,了解三种教育方法的比较。
这三种学前教育取向都是在西欧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但每一种都以其独特的价值持续吸引着世界各地教育者的目光和兴趣。卡罗琳·爱德华兹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这三种方法的共同点:
这三种方法都代表了明显的理想主义、远离战争和暴力、转向和平与重建。他们都持有一致的愿景,那就是通过帮助儿童实现其全部潜能,将他们培养成为有智慧的、有创造性的和完整的人,带来人类社会的进步。每一种教育法都把儿童看作主动发展的个体,受到他们自身内部自然、动态、自我修正力量的强烈影响,开启成长和学习之路。教师要精心设计富有美感、令人愉悦的环境,既可以作为教学工具,也可以传递课程信息,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儿童的尊重。三种方法都高度重视与家长的合作,通过各种方法而不是用传统的测验和等级法来评价儿童。
这三种取向如今会受到重视是不奇怪的。因为每一种方法都集中体现了对儿童及童年期本身的尊重和重视,塑造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学前教育。每一种方法都在许多方面和我们今天强调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理念相一致。
游戏,帮助孩子发展成完整的人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卢梭《爱弥儿》
弱小的新生儿成长为健谈、智慧的儿童,这是一个奇妙、复杂的过程。
最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家皮亚杰曾对自己的三个孩子进行了细致研究,得出一条重要结论:儿童的思维方式和成人有着根本的区别。皮亚杰之前的理论一般对知识观都持与此相反的观点:要么认为知识是内在的(天性),要么认为是外在的(教养)。皮亚杰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准确解释儿童实际的思维和学习过程。他指出,知识和认识是儿童的遗传能力(脑发育、反射、动作技能)和经验积累(环境中的人和物)交互作用的产物。皮亚杰理论的基础是:儿童创造或建构他们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建构是通过儿童与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交互作用实现的。随着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他们会不断修正并扩展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由于这一核心原则,皮亚杰的理论又被称为“建构理论”(constructivist theory)。
只有当儿童主动参与到与环境的互动活动中时,知识的建构才有可能发生。建构理论主张,教学应该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与人和物互动,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讲授或演示上。皮亚杰认为,儿童必须在活动中发现和建构对世界的理解,而不是通过被动观察获得知识。他的观点支持把“游戏”作为儿童学习的最主要方式。在游戏中,儿童拥有大量机会与环境进行互动,从而形成对世界的逻辑认识。通过参与假装游戏,儿童开始运用符号——积木代表电话、橡皮泥代表比萨,等等。这些愉快的经验可以为儿童将来的学业成功奠定基础。
皮亚杰的理论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儿童更依赖经验的支持,他们需要在直接重复的感知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对世界的理解。正如身体发育一样,儿童的认知发展也具有阶段性,仓促地让儿童像成人一样思考,就如同让一个刚会爬的婴儿去学跳高一样愚蠢。这一观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准备”的概念。尽管认知发展的过程不能被加速,但研究发现,这一过程却有可能被阻碍。皮亚杰反对把下一个发展阶段的概念直接教给儿童,他强调这些概念的习得一定要通过经验、成熟以及成人的支持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来实现。
大量研究特别表明,婴幼儿正常发展需要具有一定新异刺激的环境,且婴幼儿要有机会通过感知觉去探索环境。婴幼儿期重要的活动是游戏,在游戏中与环境和他人进行互动,对婴幼儿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们一直在观察游戏中的儿童,并思考游戏的本质和目的。许多在学前教育领域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们都把游戏视为一个值得严肃思考的问题。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也曾就游戏有过专门的论述。约翰·洛克认为,游戏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并激发积极性。被称作“幼儿教育之父”的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则认为,儿童通过游戏进行学习,在基于游戏的课程中应当使用创造性的玩具和游戏活动。
《游戏是孩子的功课》,作者:(美)薇薇安·嘉辛·佩利,译者:杨茂秀,千寻|晨光出版社 2018年3月
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许多学者研究游戏并对游戏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各自的解释。1938年,约翰·赫伊津哈提出游戏是人类活动的独特领域,它存在于普通生活之外,并且对人类文化创造而言不可或缺。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了游戏的“剩余精力说”:游戏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消耗掉他们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不再被需要的那部分精力。成人可以工作,儿童则需要通过游戏消耗掉他们的精力。斯坦利·霍尔提出了儿童发展的“复演论”:个体童年的发展复演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在霍尔的理论中,游戏的作用是使儿童摆脱原始的、不必要的本能特质,这些特质正是从世世代代的祖先那里通过遗传保存下来的。霍尔不仅开创了儿童研究运动,还影响了实验学校的创建。在实验学校里,大家可以通过做研究来形成教学的科学理论。约翰·杜威也参与了这场运动,并建立了芝加哥实验学校。但杜威与霍尔存在意见分歧,杜威把游戏看作儿童建构意义的方式。德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卡尔·格鲁斯提出了游戏的本能理论或生活预备说,认为游戏是一种自然的本能,对儿童的生长和发展而言必不可少,低等动物不会游戏,只有高度进化的高等物种才会玩游戏,所以游戏是在为成年期做准备,游戏中的儿童是在练习成人的工作和角色。而“松弛说”的提出者 G.T.W. 帕特里克认为游戏是缓解紧张和疲劳的基本机制。
现在我们知道,游戏对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要,是大脑发育必不可少的。它是神经元之间建立联结的方式之一,即大脑塑造自身的方式之一。
儿童需要游戏。游戏有助于儿童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能够感觉、运动、思考、与人交往、沟通和创造的人。1989 年 11 月,联合国大会重申了游戏的重要性,会议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公约主张每一个儿童都有游戏的权利,而且成人必须为他们提供游戏的机会:
本公约的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游戏的权利……参与适合儿童年龄的游戏。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1篇
《孩子的权利》书籍内页。
《玩偶姐姐.HongkongDoll.会员短篇集.假日瑜伽》...
浏览:694 时间:2024-02-13《原神》画外旅照青植之篇第七天怎么过?画外旅照第七天玩法介绍...
浏览:424 时间:2024-01-08这一站,济南!您有一份开心麻花寄来的“寿宴邀请函”,请查收!...
浏览:2 时间:2024-11-17